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用 >>  行业聚焦
“隐形”不是特异功能
时间:2015-01-30 17:37:14      

  碳化硅(SiC)纳米纤维在隐形材料领域备受青睐。用这种纤维可研制一种容器遮蔽核磁共振扫描仪干扰;可建隐形罩以避免障碍物阻挡手机信号;医生手术所戴的手套使用“隐形”技术不会挡住需要手术的部位;飞机驾驶舱的底部穿上“隐形衣”着陆时驾驶员就能很清楚地看到地面跑道。

  □ 作者:曾祥福

  (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现任南京苏美达集团公司销售助理)

  指导老师:庄旭品(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部副教授)

  作者的话

  碳化硅(SiC)不仅耐高温、相对密度小、韧性好、强度大、电阻率高,而且吸波性能好。常规制作出的碳化硅不能直接作为吸收剂使用,必须对其作进一步的处理,以便使其获得一定的吸波性能。本课题研究了一种使用前躯体法制备SiC纳米纤维的工艺,先通过溶液喷射纺丝新工艺制备PCS纳米纤维,再通过预氧化(不熔化处理)和碳化得到SiC纳米纤维;纺丝使用的原料是聚碳硅烷(PCS),以PLA作为纺丝助剂,溶剂使用四氢呋喃(THF)和1,4-二氧六环,通过改变各项工艺参数及纺丝液配比,确定纺丝液的最佳配比及纺丝的最佳工艺;后期通过红外、XRD、DSC等测试结果对产品进行分析。

  碳化硅(SiC)纤维是具有高抗拉强度、高抗蠕变性能、高抗氧化性能以及耐高温的一种新型陶瓷纤维,在航空、航天和原子能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前景。结构吸波材料作为雷达吸波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倍受关注。用轻质、高强高模、耐高温氧化且具备良好吸波性能的纤维,作为结构吸波材料的吸收剂和增强剂,是当前吸波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SiC纳米纤维由于其优异的性能使其在隐形材料领域备受青睐。

  隐形材料可用来控制光线及物体周围其他电磁射线,让这些光线和射线给人“隐身”的感觉,就像是隐藏在太空的黑洞里一样。隐形技术在军用和民用方面的前景很广阔。例如,可研制一种容器遮蔽核磁共振扫描仪干扰;可建隐形罩以避免障碍物阻挡手机信号。医生手术所戴的手套使用“隐形”技术,医生动手术的手就会变得“透明”,不会挡住需要手术的部位。飞机驾驶舱的底部“穿”上“隐形衣”,飞机着陆时,驾驶员就能很清楚地看到地面跑道的情况,着陆时更安全。

  实验操作得出关键数据

  实验仪器:聚碳硅烷(PCS),生产厂家为苏州赛力菲陶瓷纤维有限公司;聚乳酸(PLA),生产厂家为海宁新能纺织有限公司;四氢呋喃(THF),生产厂家为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1,4-二氧六环,生产厂家为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实验原料:多翼低噪声离心式通风机DDT9-56-12NO2.5,生产厂家为上海洲洲机电有限公司;差式扫描热量仪DSC7,生产厂家为美国PERKIN ELMER公司;场发射扫描镜Hitachi S-4800,生产厂家为日本日立公司;旋转式粘度计NQJ-79,生产厂家为同济大学机电厂。

  本实验用聚碳硅烷(PCS)作为原料,使用聚乳酸(PLA)作为纺丝助剂,使用1,4-二氧六环和THF的混合溶剂,为确定最佳配比的溶剂,分别配制20ml溶剂为1,4-二氧六环和THF比例为0∶1、1∶3、1∶1、2∶1、3∶1、17∶3、1:0的纺丝液,同时选定PLA和PCS的质量分数为5%。由此,得到的纺丝液通过溶液喷射法分别纺丝,观察不同溶剂配比纺丝液的纺丝性能及纤维形态结构。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取7只125ml的磨口玻璃瓶,2只量筒,转子若干,洗净烘干;计算并称量配制5%质量分数PLA和PCS的质量;按照不同比例量取溶剂,分别倒入玻璃瓶,将PLA倒入玻璃瓶,放入转子,将玻璃瓶密封并固定于水浴搅拌加热锅中,设定温度50℃并搅拌;待PLA全部溶解,再将PCS加入玻璃瓶中,待PCS全部溶解,即得到不同溶剂配比的纺丝液。

  通过将不同溶剂纺丝液纺丝并观察,确定1,4-二氧六环和THF比例为2∶1时得到的纤维形态良好且直径分布均匀。由于PLA分子量大,纺丝液PLA含量直接影响纺丝液粘度,于是通过改变纺丝液中PLA的量得到不同粘度纺丝液。

  分别配制PLA质量分数为2%、3%、4%、5%、7%、9%、11%的纺丝液,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取7只125ml的磨口玻璃瓶,2只量筒,转子若干,洗净烘干;计算并称量配制PLA质量分数为2%、3%、4%、5%、7%、9%、11%,PCS质量分数为5%的纺丝液所需PLA和PCS;量取13.3ml的1,4-二氧六环和6.7ml的THF分别加入到7只磨口玻璃瓶中,加入PLA,放入转子,将玻璃瓶密封并固定于水浴搅拌加热锅中,设定温度50℃并搅拌;待PLA全部溶解,再将PCS加入到玻璃瓶中,待PCS全部溶解,即得到不同粘度的纺丝液。

  使用旋转式粘度计测定不同PLA含量纺丝液的粘度。分别将各纺丝液倒入外筒里同轴地安装内筒,其间充满粘性流体,同步电机以稳定的速度旋转,接连刻度圆盘,再通过游丝和转轴带动内筒旋转, 内筒即受到基于流体的粘性力矩的作用,作用越大, 则游丝与之相抗衡而产生的扭矩也越大,于是指针在刻度盘上指示的刻度也就越大。将读数乘以特定的系数即得到液体的动力粘度。

  通过对不同粘度纺丝液的纺丝性能比较,可确定适合纺丝的最佳粘度。接下来改变PCS质量分数,可以在保证纺丝液在可纺性能的情况下,提高所得纤维中PCS的含量,从而提升材料的性能。

  分别配制PCS质量分数为3%、5%、7%、9%、11%的纺丝液,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取5只125ml磨口玻璃瓶,2只量筒,转子若干,洗净烘干;计算并称量配制PLA质量分数为5%,PCS质量分数为3%、5%、7%、9%、11%的纺丝液所需PLA和PCS的质量;量取13.3ml的1,4-二氧六环和6.7ml的THF分别加入到5只磨口玻璃瓶中,加入PLA,放入转子,将玻璃瓶密封并固定于水浴搅拌加热锅中,设定温度50℃并搅拌;待PLA全部溶解,再分别将PCS加入到玻璃瓶中,待PCS全部溶解,即得到不同PCS含量的纺丝液。

  数据分析确定最佳工艺

  溶液喷射纺丝工艺是将聚合物溶液通过蠕动泵挤出到喷头处,再受到高速气流牵伸形成长丝的过程,纤维进入纺丝箱体以后溶剂的挥发性能对纤维的形态有很大影响,所以选择溶剂时需要考虑溶剂对聚合物的溶解性能、溶剂本身挥发性能等因素。

  从上表分析可知,纺丝液中1,4,-二氧六环含量增加时,纺丝状态逐渐改善,这是由于相比THF,1,4二氧六环熔点高,不会快速挥发,从而针头不发生堵塞。

  从上图分析,a是纯THF纺制的纤维电镜图,纤维形状不规则,同时直径较粗,这是由于THF挥发极快,溶液细流在纺丝时,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牵伸就已经固化成形;随着1,4-二氧六环的加入,纺丝液的可纺性提高,从b到d是在纯THF中加入1,4-二氧六环后得到的纤维,从电镜图可知,纤维状态良好,这是由于1,4-二氧六环的加入会降低溶液的挥发性,溶液细流在纺丝的过程中能得到充分的拉伸细化;从e到f是再提高1,4-二氧六环的比例后得到的纤维形态,从电镜图上可看出,纤维形态并没有大的改善,而且在PCS的溶解过程中,得到的纺丝液变得浑浊;用纯1,4-二氧六环作溶剂得到的纺丝液浑浊,但部分PCS并没有溶解于溶剂中,g纺丝得到的纤维SEM图,纤维状态良好,分布均匀。综合分析,使用选择1,4-二氧六环和四氢呋喃体积比为2∶1的混合溶剂作为本课题的溶剂。

  对于溶液喷射纺丝工艺而言,纺丝液的粘度对纺丝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当聚合物粘度太低时,遇到气流时由于成纤性能差牵伸不均匀,不能得到纤维;当纺丝液粘度过大时,难得到长丝形态的纤维。

  本实验课题使用的助剂是PLA,由于PLA分子量大,PLA在纺丝液中的含量会很大程度影响体系粘度。本次实验是通过设定PLA在体系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3%、4%、5%、7%、9%、11%,得到了不同粘度的纺丝液,从而确定最佳的纺丝粘度。

  从上图可知,随着PLA质量分数提高,纺丝液粘度增加,当达到9%时,粘度剧增,且此时已很难纺丝。下表是不同粘度纺丝液的纺丝状态表,PLA浓度在2%到7%范围内纺丝液的纺丝性能较好,粘度范围是10~150mPa.s。

  根据上表分析,2%是在较低PLA浓度下纺丝液得到的纤维,纺丝过程喷头状态良好不堵塞,且细流稳定,同时得到纤维的状态较好,但是纤维直径分布不均匀,这是由于纺丝液粘度低,在纺丝过程中受到气流牵伸作用不均匀导致的。通过提高PLA的浓度,纺丝液的粘度增加;纺丝过程中喷头不堵且细流稳定,得到纤维的形态良好且直径分布均匀(3%、4%、5%),其中3%PLA浓度的纺丝液得到的纤维最细。随着PLA浓度的增加,纺丝液粘度增加,得到的纤维直径也随着增大(7%、9%),11%PLA浓度的纺丝液由于粘度过大,已很难获得长丝形态的纤维。

  综合分析,选择使用PLA的质量分数为3%,此时纺丝液粘度适合纺丝,同时纤维的直径最细且分布均匀。

  由于SiC纳米纤维中Si的含量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有很大影响,所以确定纺丝液中PCS的量对最终产品的性能至关重要。本次实验通过改变PCS在体系中的质量分数配得纺丝液纺丝,以确定适合纺丝的最大PCS含量,从而制得性能优异的SiC纳米纤维。

  随着纺丝液中PCS含量的增加,纺丝液粘度并未显著增加,从上表看,PCS含量较少时(<7%),纺丝状态良好,再逐渐增大PCS含量,可纺性下降,同时纺丝液成纤性能降低。通过比较选择PCS质量分数为7%,此时针头纺丝状态良好,纤维直径细且分布均匀。

  由于PCS/PLA纤维中PCS含量对最终纤维性能有很大影响,为得到性能良好的SiC纤维,需要使纺丝液中PCS的含量尽量提高。改变PCS含量的纺丝过程中,PCS质量分数为7%及以下时,纺丝头状态良好,PCS质量分数增加到9%时出现液滴,达到11%时已难成形不易接收。本实验选择PCS质量分数为7%。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