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用 >>  行业聚焦
员工使用率并非越高越好
时间:2015-01-30 17:37:44      

  本报记者 康佳媛

  日本帝人纤维公司作为芳纶纤维、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全球领军企业,对于员工的职务分配有严格精确的规范。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工程部,下属分出十几个部门,每个职位分配到固定的每个人,职工之间的流水线工作互相不交叉,并且规定要做的越精越好。例如公司的质量检测中心,分为裁剪、运送、布样检测、数据登记等多个职位,其中不同的测试项目和登记项目数据由不同的职工负责。巨细无比的职位安排,让员工工作普遍比较轻松,而且这样的工作安排,也可以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如果某个环节出现差错,可以找到导致差错的直接负责人,进而可以保证产品质量。

  美国Fiberweb公司也采用类似职场分配。他们对每个岗位的员工进行特定业务培训,使员工了解生产的整个流程,但是要专职于自己的岗位。这样在考核工作量时会有一个相对的量化标准,比如因工作量大小或是难度系数不同,再根据工作完成情况来裁定。

  德国桑德勒公司在几年前已经采用这种管理模式,而且经过这样的固定分配之后,工人完成工作的效率逐渐提升,同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差错数逐渐减少。因为工作都是流水线性质的,不经常出现交叉,所以避免了员工在工作时有过多的交流而分散注意力。

  相对于国外企业"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职场分配,国内的多数非织造企业对于工作人员的分配却是相当模糊,今天这个岗位缺人,就从另一岗位调人过来;明天那个岗位缺人了,便再把这个人调回去,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并不相同,这样来回颠倒,对于员工自身的职位转化是个挑战。

  一位国内SMS非织造布生产企业的员工曾向记者抱怨,自己的本职工作应是喂料,半小时休息一次,公司白天质检部值班工作人员一般为1~2个人,生产一卷5000米左右的SMS非织造布用时大约30分钟。质检人员若要及时检查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合格,通常要跑步来回才能赶上生产速度;到晚上,质检部人员下班了,自己上夜班的时候还会兼职质检员,一方面质检速度根本赶不上生产速度,另一方面自己对检验标准不是很明确,加上在车间和质检室之间来回跑,经常累到"吐血",却还是有大量的工作没有做,最后草草了事。

  这样的非织造布企业在国内还有很多,他们对员工的"使用率"貌似极高,员工精神状态却经常不佳,不仅操作机器存在安全隐患,还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当被问到为何不多雇几个员工时,企业的回答往往是"太贵"。殊不知,要想实现科学管理,不该省的钱不能省。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