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纺机 >>  最新资讯
加强细纱牵伸控制提高产品质量
时间:2015-01-29 22:59:14      

    牵伸、加压装置对细纱成纱质量影响起着关键的作用,直接决定着细纱成纱品质的高低。本期“一线交流”栏目,我们就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河南中方纺业有限公司、江苏大生集团等纺织企业选用WRC-365型不处理胶辊、增加直径为8毫米~10毫米的控制辊、使用100N/双锭轻加压工艺等细纱牵伸、加压改进工艺进行介绍。

   选用WRC-365型不处理胶辊
  纺制集聚纺特细号纱线
  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李德州
  由于集聚纺纱具有特殊的成纱机理和纱线结构,因此对胶辊等纺纱器材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聚纺有两种胶辊,一种是牵伸胶辊,一种是集聚胶辊。前者是受罗拉摩擦传动与罗拉组成有力的钳口,能有效握持须条和纤维,形成适当和稳定的握持力,保证牵伸正常进行;后者作为输出机构的关键件与输出罗拉或异形管组成输出钳口,具有输出集聚紧密纤维须条,控制集聚区纤维须条,同时阻止加捻区捻度上传的作用。
  为了适应市场细号纱集聚纺的需求,特别是对特细号纱的需求,我公司组织、开发了CF2.9tex长绒棉特细号纯棉集聚纺纱。CF2.9tex纱是特细号纱,纱线截面直径小,纤维根数特少(约为20根),纤维间的凝聚力和抱合力较低,所纺纱线强力低、纱线断头多,各道纺纱工序难度增大。特别是细纱工序,由于单位截面积内的纤维根数极少,导致纱线本身强力无法承载外界阻力而致断头剧增,无法正常生产。为了减少断头,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在保证前道生产正常、半制品质量优良的前提下,使用WRC-963型、WRC-365型和WRC-965型免处理胶辊挖掘细纱潜力。
  WRC-963型、WRC-365型和WRC-965型胶辊,抗静电性能更好,表面状态佳,但WRC-963型硬度相对偏低,抗绕性、耐磨损性能略有欠缺,WRC-365型胶辊比WRC-965型胶辊的稳定性、一致性、长期适应性更好。WRC-365型表面不处理胶辊具有适纺性强、吸放湿性能好、表面爽洁、抗绕效果较好的特性,与进口胶辊J-463型在生产特细号纱时总体性能上比较接近,可以满足CF2.9tex特细号纱生产的要求。
   增加直径为8毫米~10毫米的控制辊
  改善条干降低毛羽
  河南中方纺业有限公司 陈玉峰
  环锭细纱机的VC型曲线牵伸是指在后区V型曲线牵伸罗拉配置的基础上,在后区再增加一根直径为8毫米~10毫米的控制辊,使后区中部曲线牵伸发展为控制辊式。控制辊下压纱条产生接触包围弧,形成后区中部较强的附加摩擦力场,拓展了纱条在后罗拉表面的包围弧长,使后罗拉包围弧的摩擦力场向前延伸,并与控制辊形成的中部摩擦力界连成一片,增加了中后区摩擦力场的纵向长度,使变速点向中钳口前移、集中和稳定,后区牵伸力比V型曲线牵伸有所增大。
  VC型牵伸前区紧控制、重加压对成纱条干有利,但是,过紧的控制造成牵伸力与控制力失衡,容易出现牵伸不开以及机件损坏的问题。实验表明:紧隔距必须重加压,否则导致牵伸力失衡;在前区紧控制的情况下,没有有效的重加压,最终易造成牵伸不开。临界状态下的牵伸,往往生活难做,影响产品质量。因此,选用VC型牵伸时应注意合理控制。VC型牵伸后区牵伸倍数,应按产品质量要求选择,一般机织用纱的粗节容易显现,后区牵伸倍数宜偏大选用;而针织纱对细节十分敏感,后区牵伸倍数宜偏小选用。实验表明:小后区牵伸倍数配合小隔距,实现了集中牵伸并提高牵伸效率的目的,但是,后区的纤维整理空间有限,造成细节增多、容易出现质量波动的问题,特别是纺针织用纱时比较明显。
  一般而言,前胶辊前冲2毫米,中上罗拉后移2毫米,后胶辊按照工艺尺寸后移。在VC型牵伸装置中,后区捻系数可以偏大掌握,因此前区前移要注意具体的调节。实验结果显示:中上罗拉位置由48毫米调整到47毫米处,加大后区控制纱条的长度,有利于纤维伸直平行、条干有所改善,但加捻三角区无变化、成纱毛羽较差。为了减少毛羽,将前胶辊和中上罗拉整体前移2毫米,使前胶辊前冲量达4毫米,保持较短的浮游区长度不变,减少了加捻三角区。
    使用100N/双锭轻加压工艺
  实现高效生产目标
  江苏大生集团 殷高伟
  高效工艺由于具有节电、省工、节约成本等优势而得到了众多纺纱厂的青睐。虽然目前不少方式企业大多采用“重加压、强控制”的工艺,然而经过长期探索我们发现100N/双锭的加压(下称“轻加压”)也可以用于高效工艺中,为此,我们初步探索了这种工艺对纺纱器材的要求。
  轻加压是指摇架前档压力较小(相对于180N/双锭),可以在不高于100N/双锭的加压条件下纺纱,这样可以节能减耗、减少牵伸系统的载荷,减少罗拉弯曲、传动机件的磨损,延长摇架的使用寿命、胶辊的回磨周期;柔控制是指对纤维的作用力较为柔和。
  为了研究100N/双锭高效工艺的应用,我们试纺了纺纱品种为R19.4tex的赛络纺。实验表明,压力为100N/双锭时的成纱质量比压力为180N/双锭时有所提高。这主要是上、下胶圈运行的稳定性和同步性提高了,其胶圈钳口部分摩擦力场的稳定性也得到一定提高,主牵伸区内纤维变速点分布前移并且稳定下来。同时,在该工艺中,我们还采用了大直径低硬度高弹性胶辊。由于这种直径的变形量大,因此不仅降低了握持力的波峰与波谷的差异值,使动态握持力相对较稳定,而且胶辊与下沟槽接触覆盖面也有所增大,从而可以更好地改善成纱质量。
  总体来说,100N/双锭加压的纺纱技术,是一项较新的纺纱技术,它打破了传统纺纱理念,同时又将其用于细纱高效工艺方面,提高上、下胶圈的运行稳定性、同步性及应用低硬度高弹性胶辊是其能成功纺纱的关键。采用低硬度高弹性大直径胶辊,增加了胶辊与前罗拉接触面的纵向长度;但胶辊的直径增加也不能太大,否则其前钳口在须条上形成的摩擦力场会向后延伸,导致纤维提前变速且变速点后移而恶化条干。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