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用 >>  行业聚焦
国内产业用纺织品研究院(所)求存方式面面观
时间:2015-01-30 15:15:44      

策划:总编室 执行:蔡倩 李利军

    近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出台。在国务院的决策背景表述中称,当今世界,一些主要国家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对于国民支柱产业纺织业来说,也需要科技创新给予新的发展动力。而需要更多技术和创新支持的产业用纺织品,当仁不让地成为纺织行业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其研发环境、资金和人才等问题也一直是行业的关注点。记者近日走访了多家国内研发能力强、研发态度积极、研发项目集中的研究院和研究所,从资金来源、研发模式、成果转化等多个角度全面审视。这些研究院(所)有的是国有企业,有的正在转企中,而有的本身就是私人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想要存活,或者想要活得更好,也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课题。从他们选择的发展方向中,我们也依稀感到,自谋出路的研究院(所)正以自己的方式学会走路。不论是秉承产学研合作,还是尝试自行产业化量产,它们始终不放弃的是对研发的专注与投入。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合作转让获间接效益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建于1956年,原属国家纺织工业部,是纺织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和实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

    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雷同宝表示,研究院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列课题,做产业化项目,将技术或产品转让给企业,以间接效益来获得利润。研究院2011年利润总额首次突破1亿元,从总体经济效益来说情况不错。

    该研究院与高等院校联合,如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和北京服装学院等,是硕士博士的试点单位。雷同宝认为,目前国内研发环境总体还行,但是完全靠国家出资研发还是不够的,一般企业会拿出一部分钱来帮助研究院做研发。研发成果转化的方式很多,有的是转让给企业,也有交与企业一起合作生产的。研究院会申请专利,主要是为了避免产品上市后发生纠纷。至于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一是要申请专利,二是要掌握核心技术。

    中纺院近期的研究成果有长效防蚊聚酯纤维、蚊帐布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低温短流程聚酯工艺装备和技术、聚苯硫醚(PPS)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涤纶纤维筒子染色质量控制体系研究及应用等。

    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 /产业化投入效果不好
    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于1956年建于上海,逐步形成棉、毛、麻丝和化学纤维纺织印染针织无纺织布、纤维材料等专业的综合性纺织科研机构。

    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在研发模式采用的是与院校合作。合作的院校包括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这些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之一。

    对于研究院的资金来源,据办公室副主任张伟介绍,不同的项目资金和项目经费是不同的,因此主要看是哪一类的项目。研究院的研发主要以技术研发为主,而研发的产品通常都是转让企业,或是与企业合作生产,但产量都不大。该院重视申请专利,但专利的所有权会对厂家和客户转让。

    张伟认为,目前研究院亟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产业化,很多科研单位都在为这个事情苦恼。研究院在产业化的投入上,数目都不小、有的甚至达到了上亿元,但是结果都不好。科研单位如今并不景气,所以只在特定的领域做研究。

    宏大研究院 /企业投资消化能力强
    宏大研究院是由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和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于2005年建成非织造产品研发试验基地。宏大研究院在纺熔非织造布设备和工艺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宏大研究院是科技型企业,完全自负盈亏,经济效益上基本上每年完成6000万元以上的销售收入。

    宏大研究院积极与院校合作,天津工业大学、东华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相关学校都是合作对象。合作模式包括硕士、博士的共同培养,研发项目的共同开发。高级工程师安浩杰表示,研究院拥有博士后工作站,于2005年建成非织造产品研发试验基地。目前的研究院既是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基地,也是新研发成果的展示和培训平台。 

    最近该院推出了一款宏大Ⅳ型纺熔复合非织造布联合机,该机是在Ⅲ型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创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纺粘、熔喷技术,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研发的最新产品。宏大研究院会在研发的基础上,量产新产品,并进行市场营销工作,积极与需求企业接洽,进而获得市场订单。

    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工程化水平是主导因素
    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是四川省唯一集研究开发、信息服务、质量检测于一体的综合性纺织科研机构,重点研究领域是印染助剂和特种纤维。

    据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桦介绍,该院的资金来源分为几大块:一是科研经费,通常是先申请项目,等项目批下来,进而立项,之后从国家或是省级来获得资金;二是技术产品的转让费用;三是研究院下面设有企业,通过企业运营获得资金支持。作为事业单位,研究院的经济效益不错,每年利润都在增加。研究院最近有2个工业化试验,完善后将在年底转让给企业。

    王桦认为,研究院的研发成果达不到产业化水平,主要是自身的工程化水平较差。工程化水平成为制约研究院产业化发展的瓶颈。研究院目前的研发环境很好,四川省与其他省相比,对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大。如今研究院需要面临的问题是,整个硬件设施还需要提高,如大型的测试仪器。他们准备自己建设特种纤维的生产基地,因为在这方面的某些领域属于国内领先水平。

    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研究型人才断层明显
    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仪器研究所具有40多年研究、开发、生产各类纺织测试仪器的历史,有较为完善的开发、生产、营销和管理体系,下设中国特种纺织品检测仪器研发中心。

    在事业单位改制的浪潮中,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转制成自己走路、自负盈亏的企业。虽没有国家资金补助,研究院依靠"一边研发,一边生产,一边销售"的经营观念,去年已经实现经济效益2000万元。

    研发模式上,研究院借力院校研发力量,与北京服装学院、青岛大学等院校进行合作,实行与院校共同研发,共同拥有的模式。同时,研究院也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研发,会根据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要求研发相关设备。

    中国特种纺织品检测仪器研发中心是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下属的一个部门,涉及多种产业用纺织品检测仪器的研发,例如专门研制开发了符合GB8410-2006标准的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能测试仪。该院领导认为,该领域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与国外确实有很大差距,在纺织机械与原料上很多企业依赖进口,尤其是在纺织机械上,企业引进设备非常多。国家应该向纺织机械自主研发倾斜,鼓励自主创新与生产,也要在政策上引导企业购置国内设备。研究所目前也存在研究型人才缺失的问题。不仅纺织企业用工难,研究院的纺织人才也留不住,目前研究院中出现人才断层现象明显,35~45岁之间的人才流失严重。

    无锡嘉元非织造技术研究所 /国内研发环境不算太好
    无锡嘉元非织造技术研究所是以非织造技术为研究重点的一家私人企业。

    研究所总工程师冯学本是该无锡纺机研究所的退休职工,据他介绍,无锡嘉元非织造技术研究所的研发团队成员参与研发主要是为了发挥余热,贡献智慧。

    研究所主要针对客户需要攻关与研发相应技术,之后会转让于客户企业,实现研究所自给自足。在研发模式上,研究所主要是依靠研发团队的智慧,研发团队都是纺机研究所退休的老人,在技术、产品研发上都具有丰富经验,并没有与同行或是院校进行合作。

    研究所的研发成果通常会一次性交付企业,不存在知识产权的申请与认定。冯学本认为,目前国内的产业用纺织品研发水平与国外差距在缩小,属中等水平。然而国内目前的研发环境不算太好,问题较多。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