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用 >>  行业聚焦
初级学术资源如何不再空置?
时间:2015-01-30 18:43:44      

  ——我国高等院校2013届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优秀论文企业会诊

  策划:总编室  执行:严斐 康佳媛 蔡倩

  随着9月份新生入学,上一届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优秀论文评选也落下帷幕。本报重点走访了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南通大学、苏州大学等专业历史悠久的院校,并独具匠心地将这5所高校提供的25篇优秀论文交给企业进行二次会诊,试图寻找院校标准下的“优秀”与企业意念中的“实用”有何差距。

  按照技术工艺的不同,我们将25篇优秀论文分为针刺、水刺、纺粘、熔喷、静电纺、原料纤维性能探究等6大类,分别交由各自领域对应的25家企业进行点评,形成一对一的捆绑模式,为的是防止同一家企业因自身偏好而影响了对论文实用性的公正评价。

  从评价结果来看,并不出人意料的是,不少企业认为论文的部分内容早已量化生产,无须再议;也有企业对于某些课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希望参与后续研发;但更多的是企业对于论文结论与实际生产存在的差距感到无奈。不少企业坦言,学生闷头在学校做实验,深知原理,对一线生产却极为陌生,然而企业真正极度稀缺的是具备丰富知识的专业人才。初级学术资源的空置之于缺乏理论创新的行业究竟有多少需要弥合的空间?

  早前四川大学新闻系提出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曾引进了社会极大反响,但更多的人表示,工科学生通过做毕业论文,可以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是本科教育的灵魂部分,在理工科院校不可能取消毕业论文,但不排除将毕业论文进化为毕业设计的可能。从理论上讲,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研究应该是互相依托和互相促进的,但是对于目前的非织造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来讲,却有着明显的脱节。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特别希望学生到车间去实习,欢迎学生在车间完成毕业论文的创作,甚至不排斥将其中部分成果分步试产,究其原因是企业存在技术创新的实际需求。有些企业并不否认愿意从论文的开题环节便着手介入,有着更深的战略考量,与其让论文创作沦为形式上的走过场,不如和院校一起从应届毕业生中挑选有能力且对学术研究感兴趣的部分学生成立研究小组,重点打造企业日后需要的高适应性人才。

  幸运的是我们的确触摸到了这些知名院校积极探究模式改良的变化,逐渐完成“面向市场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学会提前沟通主动出击”的心理建设。或许不远的将来,企业与学校共同合作,与市场保持高度一致的步调,将车间当成毕业生的“论文实践基地”。到那时,入学不久便着手论文写作的学生不再是被人讥笑的话柄,而将是令人艳羡的天之骄子,因为他们的职业未来将在“校企推手”的共同作用下前景可期。

  讨论一: 论文创作“深水区”

  参与讨论:  

  学校代表:

  吴教授(东华大学)

  任元林(天津工业大学副教授)

  企业代表:

  刘青青(浙江阳光非织造有限公司销售主管)

  王江希(晋江宝元非织造材料公司办公室主任)

  李强(陕西金兰贸易有限公司业务主管)

  学生代表:

  周玉山(南通大学2013届毕业生)

  杨玉超(苏州大学2013届毕业生)

  王楠(天津工业大学2013届毕业生)

  吴世金(南通大学2013届毕业生)

  李晓琪(天津工业大学2013届毕业生)

  开题

  学校对于毕业论文的开题方没有明确限定,既可以由老师指定,也可以学生自拟,抑或是在实习过程中有感而发,但是经过多年实践,以此获得的灵感线索往往与实用价值背道而驰,不知道企业的亲身参与能否为貌似枯燥的“最后一考”带来推动行业创新的前瞻意味?

  杨玉超:我的毕业题目是自己定的,在学校实验室整整呆了两个月,吃饭、休息基本上都是在实验室解决的,十分透彻地体验了一次科学家生活。不过这段经历也让我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绝对不做科学家,太辛苦。

  王楠:论文题目是由学校统一安排的,也是按着老师的思路做实验,学生自己的原创智力投入不够,最后大家做出来课题都差不多,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

  吴教授:学校规定学生要先自己撰写一个开题报告,交至指导老师审核,如果老师认为该生的论文比较符合当前的实际,并且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将同意学生开题。

  枪手

  非织造专业的论文对于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分析依据的可靠性等硬性指标要求都很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枪手代写”的可能性,但仍旧不能排除少数学生向往届毕业生或者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寻求帮助,面对这种情况,学校有意考虑动用更加严格的考核制度。

  吴世金:非织造专业的专业性很强,我们学习了4年到最后做论文时都是一头雾水,一般的枪手都没听说过这个专业,怎么可能代写?

  李晓琪:我们的毕业论文必须得独立完成,虽然有往届学长、学姐的论文得以参考,但仅仅只能参考格式、实验项目、论文思路而已,不能抄袭。因为学校有一个论文相似度的检测验证,如果与学校论文库中的某篇论文达到30%的相似度,论文是按不合格计算的。

  吴教授:毕业前学生们都忙着找工作,不少本科生论文一眼就能看出是东拼西凑的,但我也就让他过了,评个“及格”或是“良”,不能让这么多孩子都不能毕业吧。

  指导

  老师精心指导学生写出的毕业论文,不论是学术探究还是性能测试,在企业技术人员眼中要么时过境迁、要么不切实际。因而有人大胆设想,何不让指导老师也来同时接受企业一线的指导,这样没准更有利于在论文改进过程中考虑加入实际生产需要的各项商业指标。

  任元林:对于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一般会给一个整体框架,但是具体内容,比如说做如何操作实验仪器以及最后的数据分析都需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杨玉超:我们同宿舍的一名同学,整个毕业论文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就连做实验都是老师亲自指导。我的毕业论文就不是,老师只给定了一个题目就撒手不管了,做什么实验、怎么做实验都是自己查文献,过程相当艰辛。

  王江希:指导教师应该积极帮助学生联系实践调研企业,有条件的情况下,老师在开始阶段最好亲自带着学生走入一线,待学生积累了一些生产经验后,就可以放手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

  速成

  有人从刚入学就兴冲冲地准备毕业论文,有人则在答辩前一个月才开始着手,但两者的毕业成绩却不相上下,这样奇怪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且不论长时间筹备论文却未能脱颖而出的真实原因,仅从付出与回报的边际效益差就不难想像,论文速成现象还将愈演愈烈。

  周玉山:我做静电纺实验的时候,光是排队等仪器就排了3天,在实验室待一整天的情况大约持续了一周,然后还要进行数据分析、总结结论。有时候出现测试数据与理论数据不相符的时候,还得重新试验呢。

  王楠:我研究的是亲水性后整理对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但是我做完实验后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很大误差,但是来不及重新再测一次,所以我就更改了一些实验数据,让实验结果与理论保持一致。

  李强:今年共有3名学生来公司参加毕业实习,我观察了一段时间,他们做的实验都是对布料进行简单的性能测试,例如克重以及渗透压等方面,并没有什么“深不可测”的内容。

  实验

  学生毕业论文的实验环节多数是在实验室闷头完成,挨个推敲实验数据、逐一翻译参考文献,但做出来的结论往往与生产实际存在很大差异,我们不禁感叹,如果将实验地点转移到企业生产车间或者可以安排技术人员参与课题探讨,是否能将学术研究的作用最大化?

  刘青青:我们企业目前承担着几所高校毕业生的实习工作,他们的毕业论文只要不涉及过多企业的商业机密,我们一般是不会干涉的。学生的大学毕业论文是对其大学生课程的总结,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考核,我们企业不愿意涉及太多。

  吴教授:学生论文的的基础性能实验多是在企业实习时完成,但是难度较大、专业性要求就高的实验要在实验室完成,企业一般没有这样的设备。

  吴世金:我觉得可以让企业适当地参与我们的论文,因为他们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除技术之外的包括成本预算、用电考虑等实际支撑,对于论文水平的提升绝对有帮助。

  讨论二:优秀论文“诞生记”

  参与讨论:  

  学校代表:

  尹老师(东华大学)

  陈廷(苏州大学教授)

  李素英(南通大学教授)  

  企业代表:

  万刚(绍兴华联非织造材料公司技术主管)

  张军(江苏无锡创新汽车内饰生产厂总经理)  

  学生代表:

  李栋钰(东华大学2013届毕业生)

  朱鹏飞(苏州大学2013届毕业生)

  刘亚辉(武汉纺织大学2013届毕业生)

  郭磊(东华大学2013届毕业生)

  王莹(天津工业大学2013届毕业生)

  分组

  校方在安排答辩老师分组时既要考虑各组人员的职称序列,又要按不同领域将其各自安放,还要尽量避免老师与自己的学生碰面,可谓用心良苦。但是如此面面俱到却也只是考虑了学校的内循环,而没有将论文这个属于行业的学术成果纳入更为科学的外循环体系。

  尹老师:学校安排答辩组的老师水平都是基本相当的,一般来说会包括一位院领导、一位教授、一位副教授、一位讲师,且每位答辩老师的研究领域尽量不同,这样的安排比较均衡,而且涉及面较广,对每位学生都很公平。

  李栋钰:我们在答辩前总是盼望不要分到教导主任组和“死亡答辩”组,因为他们问的问题总是很难理解,有时候甚至天马行空。

  万刚:一组答辩教师有5~6个人,但是参与答辩的学生却有几十个人,假设每位答辩教师的研究方向都不一样,那也只有6个方向,但是几十个学生的几十种研究方向,答辩教师都能听懂吗?如果听不懂怎么办?

  标准

  优秀论文的评选标准是该论文结论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就业困局难解,不少学校也在保证“就业率”和“论文质量”的暗战中悄然选择了前者,降低优秀论文评审标准。若任凭这一状况加剧,本应承载产学研功能的优秀论文何以维护自身含金量?

  陈廷:入选优秀论文评选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有独到见解,并且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以独立模拟生产,有实际意义,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朱鹏飞:我们学校一般是在学校跟着老师做课题的学生的毕业论文才能入选优秀毕业论文的评选范围,像我们在企业实习中完成的,很少有被评为优秀论文的。

  张军:评选优秀论文的标准不能变,这是原则。学生论文整体水平下降,可以选择少评或者不评,如果一味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那么优秀论文的评选就没什么意义了。

  数量

  各高校非织造专业每年评选的优秀论文大概占论文总数的3%~5%,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规范,评选优秀论文的数量越多,代表着学校的实力越强。而企业关心的则是在这些优秀论文中究竟有多少是可以直接拿过来用的,哪些可以对实际生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刘亚辉:我们专业每年评选出来的优秀论文大概也就3~5篇,不是很多,占总论文数的5%左右。评选上优秀论文既要进行二次答辩,还要请同学们吃饭,很麻烦。

  郭磊:学校今年的毕业生有100多人,共评选了5篇优秀毕业论文。其实对于毕业生来说,大家并不关心能否评选上优秀论文,除了有少量的奖金,其他方面也没什么用,公司也不会因为你得过优秀论文就给你涨工资。

  李素英:学院将按着自己的实际情况控制优秀论文的评选数量,但是比例一般不会超过5%。数量太少会缩减学生的竞争力,数量太多则会泛滥,失去“优秀”的含义。

  用途

  对于评选出来的优秀论文,几乎所有校方都选择将其存入档案室,或是继续向上申报校级优秀论文,并没有拿到实际生产中当作范本。同时企业似乎也有苦衷,验证理论数据需要大量消耗人力物力财力,是否可以通过一种“分步试产”的方式来化解整体承担的风险?

  万刚:我们愿意参与非织造专业学生的论文写作或是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甚至包括让学生到企业带薪实习,我们不计成本帮该校培养学生,希望的就是这些学生有一天能成为我们的员工,那时企业的战略利益就得到了保障。

  陈廷:学校会把评选出来的优秀论文进行全校公示,然后分类存入万方、知网等资料数据库,方便更多校内校外的人通过电子渠道查询资料,使其可以真正起到榜样的作用。

  张军:我们在招聘新员工时会参考其毕业论文的成绩,这是该学生在校成绩最好体现,也是对其动手能力的检测,但是论文的具体内容并不会深究。

  断层

  本科生论文对于学术水平要求并不高,对企业生产无益是普遍现象;而研究生论文多数是参与企业研发的一部分,学生只知道要达到某一种量化指标,却很少研究课题的最终目的。企业对此表示,这些课题多数是公司打算申请专利的项目,在项目公示之前怎能随意公开?

  郭磊: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一般是和老师的课题相关,他们要评选优秀论文,肯定要在业界有一定的成果才有机会,不像我们本科生的论文评优秀,都是老师说了算,跟实际生产的关系不是决定因素。

  朱鹏飞:听说我们专业的研究生大部分都是两年写一篇论文,有的因为等不到试验成果还写不出来,貌似没有评选优秀论文这么一说。

  李素英: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优秀论文的评选标准,至少要在科学理论、专门技术或研究方法上有创新,达到本学科较高的学术水平,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才可以。本科生则注重对其动手能力的观察,小试牛刀即可。

  讨论三: 价值导向“替代品”

  参与讨论:  

  学校代表:

  田旭(天津工业大学)

  张教授(武汉纺织大学)

  郭教授(苏州大学)  

  企业代表:

  王伟民(浙江三友无纺布公司负责人)

  金刚(江苏康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业务经理)

  王利(高阳针刺地毯厂销售经理)

  李益民(陕西龙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经理)  

  学生代表:

  张相林(天津工业大学2013届毕业生)

  马双月(东华大学2013届毕业生)

  吴克(苏州大学2013届毕业生)

  吴昊(天津工业大学2013届毕业生)

  曹文松(苏州大学2013届毕业生)

  樊飞(武汉纺织大学2013届毕业生)

  试产

  国内非织造行业暴露出来的不少问题都是由于理论知识不完善而引发的。学生和老师利用独有的学术端优势进行论文探索,在实际生产中却很难发挥应有的导向功能。是否可以通过让作者亲身参与从原料选择到成批出布的企业试生产过程,来强化毕业论文的实用性?

  马双月:毕业论文对我来说就是一门课程。就像完成其他的课程一样,最终需要的是老师的评价,而不是企业的评价。

  张教授:我们都希望可以真正将优秀毕业论文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但这一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需要实现校方、企业和学生三方面的全面协调等。

  金刚:我认为将学生的毕业论文拿到工厂进行实际生产这一情况不太容易实行,若要单纯地进行试生产,将会耽误企业的日常生产,并且不会带来经济效益。如今效益不乐观,一般企业不会承担这样的风险性实验,但不排除将来会承担的可能性。

  吴克:我的毕业论文是关于“闪蒸非织造材料”的,目前在国内尚属空白,几乎没有企业愿意在这方面投资实验,害怕资金收拢不回来,因此我们的实验经费多数是国家补给。

  难度

  目前毕业生论文难度的确定大多根据涉及实验的难易程度。但在企业看来,这种判定方式有些片面,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控制成本、提高效益,这对仍旧是在校生的毕业生来说属于拔高要求,但似乎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所谓优秀论文才算是真正达到一定的高度。

  张教授:毕业论文至少是给学生进行思考的一种比较系统的方式。学校对本科生毕业论文不会有过高的要求,也会避免一些纯学术的题目,而是贴近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个人思考。

  李益民:不应该把论文的研究难度定得太高,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即可。孩子们毕业后又不是要去专门的科研机构搞学术研究,只是为了完成作业,难度系数太高完全没必要。

  樊飞:我觉得提高论文的难度系数很有必要,这样做出来才能看出学生能力强弱。如今都是一样的难度,做出来的论文也都差不多,对于成绩好的同学不公平。

  创新

  偶尔有人主张学生跳出老师规划的框架大胆进行理论创新,但目前毕业论文的创新实质上都是在老师给出的规划框架下进行适当的内容创新。企业则希望可以加入学生在实习时产生的突发灵感,抑或直接由企业生产引导论文方向,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跨越式的创新效果。

  吴昊:我们都是按着老师给拟定的大概框架有条不紊地展开毕业论文,我周围的朋友觉得没有必要自己再进行创新,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过关,只要按着老师的框架走,虽然不一定会得高分,但是一定不会存在“挂掉”的危险。

  郭教授:我们鼓励学生创新,但是目前在毕业论文这一块可以进行创新的同学很少。学术论文的创新要基于丰厚的知识功底,没有多年学术经验的积淀是完不成创新的。即使进行适当的改进,也只能说是在原有基础上扩展思维,不能算是真正的创新。

  王利: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要实现学生的创新和实现企业的创新一样很难。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就是灌输式,怎能指望他们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就能突然创新了呢?

  过场

  各校毕业生论文通过率几乎都是100%,如此看来毕业论文更像是走过场,并不能真正拉开创新人才与普通学生的差别。有不少企业提出,希望和院校一起从应届毕业生中挑选有能力且对学术研究感兴趣的部分学生成立研究小组,重点打造企业所需要的高适应性人才。

  田旭:毕业论文很有意义,首先这是对学生大学生活的一个总结,此外,毕业论文也检验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

  王伟民:目前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没有端正态度出现一些抄袭、剽窃等现象,但毕业论文掺水的情形根本原因不在于毕业论文制度本身,而在于具体的操作制度和落实措施,只要学校抓得紧,学生对毕业论文就会很重视。

  张相林:作为一种考核方式,毕业论文取消后我们还需要有新的考核方式,而其他的考核方式在可执行性上肯定没有论文制度来的成熟和完善。再说,如果变的难了,遭罪的可是我们学生,英语四、六级改成机考就是血淋漓的实例!

  出路

  不少毕业生今后并没有专门做研究的打算,或是他们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与论文内容存在偏差,相反他们过早地显露出在需要动手能力的地方有超出旁人的优势。除了毕业论文这条路,曾经刊登在期刊杂志上的学术心得或社会实践等项目能否成为毕业成绩的另一种补充?

  马双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得好不好,和找工作没有多少关系。也就是说,用人单位根本不在乎毕业生的论文水平如何,人家在乎的是实际操作能力。

  曹文松:我从大一刚一入学开始就惦记着如何完成毕业论文,我认为绝对不能取消毕业论文,参加竞赛和在重要期刊上发表文章那是学霸们关心的问题,我们普通的学生在乎的是如何能找到好工作。再说,毕业论文可以锻炼脑力,锻炼动手能力,还是很有用的。

  金刚:学校可以适当放宽毕业课题的给定范围,让学生们自己放手去做,只要不逃出所学范围就行。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动脑,还可以适当添加实践项目作为辅助成绩。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