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以“共青羽绒服温暖全世界”为主题的2020首届共青城市羽绒服装周拉开帷幕。当天,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技服务团九江服务站、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在共青城正式揭牌。
作为九江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中重点地区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试点市,共青城市深耕纺织服装产业,尤其是羽绒服装,长期引领行业发展和国家标准制定,是羽绒服装专业生产加工基地之一,区域配套优势、市场优势持续累积,创新资源加快集聚,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生态。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理事长、国际羽绒羽毛局副主席姚小蔓在讲话中说,作为共青城羽绒标志性品牌,“鸭鸭”标准曾被引用为国家羽绒服标准。“鸭鸭”的发展不仅推动了行业进步,带动了共青城及周边羽绒服装产业发展,也让共青城在中国羽绒行业赫赫有名,成为羽绒服装的代名词。通过这次羽绒服装周,展示共青城羽绒服装产业发展成果和规划,展示共青城服装小镇产业价值和配套优势,将更好地推动羽绒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希望本次活动成为共青城集聚产业力量、谋求行业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共青城羽绒服装重塑金字招牌、重新引领中国羽绒行业的新起点;希望共青城羽绒产业为中国羽绒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为中国从羽绒大国走向羽绒强国添加新动能。
田辉玉在致辞中说,共青城是一座创业之城、荣耀之城、青春之城、生态之城、希望之城。纺织服装是共青城市的传统产业、主导产业和民生产业,拥有“鸭鸭”等5个中国驰名商标和40多个自主品牌,形成了品牌和规模集聚效应。当前,共青城市正将纺织服装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从“创意设计”前端到“服装销售”终端的全产业链优化,实现从“羽绒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到“四季服装全产业链制造基地”的产业升级。
武汉纺织大学现代纺织技术”和“时尚创意文化”2个学科群列入湖北省“十三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地、校企合作关系。武汉纺织大学的特色发展、开放办学和共青城市的欣欣向荣、蓄势待发必将产生“ 1+1>2”的效果。
受九江市政协副主席、共青城市委书记王丰鹏委托,卢治轩代表共青城市委、市政府对参加羽绒服装周的嘉宾们表示热烈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共青城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回首60多年的创业历程,共青城逐梦“时尚之都、服装名城”的脚步从未停歇。近年来,共青城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的战略部署,加快转型升级,提出“3+1”的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把纺织服装作为首位产业,目前已拥有“中国羽绒服装名城”“中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纺织服装产业示范基地”“羽绒服全球采购基地”等多块金字招牌。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社会效应正在凸显。共青城市打造了产业集群,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智能生产、批发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配套体系;重塑了行业龙头,“鸭鸭”二次重组取得决定性进展,五年内将实现“年销售额突破80亿元、年产羽绒服2000万件”的目标;搭乘了发展东风,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和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大好机遇,共青城羽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源源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创优了营商环境,以建设“五型”政府为抓手,全力打造“五星级”服务,得到了客商们的高度认可。下一步,共青城市将以“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拼搏姿态开启“十四五”规划新征程,按照专业化、创新化、时尚化、生态化、国际化“五化”模式,不断把专业做强、把特色做优。
郝剑斌代表共青城本土民族服装品牌企业——鸭鸭股份公司分享了“鸭鸭”二次重组后经营状况及未来发展思路。他说,“鸭鸭”不仅是共青城的“鸭鸭”,更是江西的“鸭鸭”、中国的“鸭鸭”。企业将致力于“国民羽绒服”的愿景,围绕品牌运营和平台构建,不断完善产业链,提升品牌价值链,让共青城重新成为国内羽绒行业的“领头雁”。企业也将传承和发展好“鸭鸭”这一江西民族品牌,为羽绒服装行业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创出更多“鸭鸭亮点”,贡献更多“鸭鸭力量”,力争到2022年,“鸭鸭”品牌羽绒服线上销售***、销售额超50亿元,最终实现上市目标,真正成为“国民羽绒服”。
据介绍,共青城市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成为江西省***、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成为全国***的进出口羽绒服装加工基地;到2023年,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各类服装年产能达到8000万件(套)、产业用纺织品年产能达到3万吨、布匹年产能达到3.5亿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