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中心 >>  2015纤维年终盘点
棉纺:政策优化 稳中向好
时间:2015-12-29 15:29:52    来源:中国纺织报  

■ 本报记者 杨兴华

  2015年,我国棉纺织行业政策不断优化,棉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经营稳中向好。

  “棉花质量”是2015年棉纺织产业上下游最为关注的话题。在2014年我国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基础上,2015年新疆继续实行棉花目标价格直补政策,且操作细节不断优化,引导棉花市场实现优质优价,棉花价格逐步向市场化回归。特别是棉花专业仓储制度辅以在库公证检验的模式,有效保障了公检小样与棉包大样的一致性,从而起到了优化棉品质量的较好效果。

  国家《关于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的出台,给棉纺织产业的转移打了一剂“催化剂”。新疆也出台了纺织服装深加工产品运费补贴、棉纺织企业利用新疆棉花补贴、提高出疆棉纱运费补贴标准等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在多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山东如意、华孚色纺、天虹纺织、江苏金昇、江苏震纶、河南新野等众多棉纺织企业均北上进疆,我国棉纺织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提高。

  虽然目前我国棉纺织企业仍面临着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棉花质量下滑、价格下跌、进口纱冲击、高端纺织品市场萎缩、企业融资难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困难,但企业从没有停止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步伐,相反,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在管理创新、降本增效、流程再造等方面狠下功夫。经过市场磨练,我国的棉纺织企业在管理创新、降本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面的能力大大提高,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

  国内棉纺织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粗细联、细络联等先进设备占有率提高,紧密纺、高速转杯纺、喷气涡流纺等新型纺纱技术应用面扩大,棉纺织领域纱、布产品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纱、布生产产能降耗水平提升,企业经营能力稳中向好。

  年度热词 投资新疆

  事件回放

  2015年国家正式出台了《关于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到2020 年,新疆达到棉纺产能1800万锭(含气流纺)、棉花就地转换率26%左右、粘胶90万吨以内、服装服饰5亿件(套)、就业容量50万~60万人的目标。

  热词解析

  优势明显短板显见

  今年,大量内地棉纺织企业布局新疆,因投资速度快、规模大而备受行业瞩目,投资新疆新增棉纺织项目层出不穷。一方面,这些大手笔的投资拉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但另一方面,一些质疑也随之而来。比如,新疆原有的人才短板、技术短板和市场短板,是否会更加凸显?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国家各项财政政策支持,新疆的纺纱成本优势非常明显。有业内人士估算,综合当地各项优惠政策,在疆生产棉纱的成本每吨将比内地低3000元左右。在如此突出的成本优势的吸引下,大批棉纺织企业均北上进疆投资建厂。

  但随着产业向新疆转移的加快,疆内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加大,劳动力短缺,特别是技术型的产业工人严重短缺成为产业发展的考验。据有关机构统计,目前新疆纺织工业职工队伍技能结构中,高级技工以上技术人员仅占0.8%,中级技工也只有3%,初级技工占6.2%,与国内一些企业特别是国外一些先进企业拥有的45%高级技术技能人员、50%的中级技术技能人员、5%左右的初级工的技能结构形成巨大的反差。

  让一座座棉纺织企业拔地而起,并不是件简单的事。除了享受政策优势,棉纺织企业要想在新疆取得较好的发展,还需面对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利用新疆棉的资源优势助推企业发展,仍是需要行业不断研究的课题。

  年度热词 棉花质量

  事件回放

  今年7月,新疆遭遇高温,8月底~9月又遇冷空气侵袭,出现较大范围的降温、降水天气,使正在处于关键生长期的棉花出现棉桃发育不成熟、单铃重量下降、顶桃脱落的情况。

  热词解析

  高等级棉缺口扩大

  国产棉质量不能满足纺企生产需求的问题,多年来都是下游棉纺织企业的一块心病。由于受今年新疆天气的影响,2015/2016年度国内高等级棉短缺的局面将更加严重。

  近年来,国外的低成本、低支纯棉纱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对国内市场形成很大冲击;我国棉纺织企业进一步提升纯棉纱的产品档次,以避开与国外低成本纱竞争的“红海”。然而,我国的棉花市场却无法支撑企业对于产品等级不断提升的需求,国内棉花质量不高与企业对于高等级棉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愈发突出。

  其实,我国并不缺少棉花,而是缺少能满足纺企要求的优质棉。据统计,我国的棉花年消费量约在700万吨左右。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棉花总产量560.5万吨,而我国的进口棉花配额为89.4万吨,加上目前储备棉资源约1100万吨,2015/2016年度我国的棉花资源仍供大于求。纺织企业普遍反映,国内的棉花加工企业和棉纺织企业严重脱节,国产储备棉花品质达不到企业的用棉要求,加上政策层面的偏离,造成了目前“好棉花缺乏、差棉花泛滥”的局面。

  可喜的是,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棉花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各项棉花政策的改革表明了国家解决问题的决心。让棉花资源真正做到由市场配置,是我国棉花产业链进入良性循环轨道的第一步,也是我国纺织业提升市场竞争力、顺利实现产业升级、建设纺织强国的基础。

  年度热词 进口棉配额

  事件回放

  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2016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申领条件和分配原则》,规定2016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量为89.4 万吨,其中国营贸易比例为33%;12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新疆棉花产量为350.3万吨,比去年减少17.4万吨。

  热词解析

  增发配额可有效缓解用棉需求

  近年来,棉花进口配额一直是我国棉纺织企业的“敏感点”。在国内外棉价差最高的时期,山东某大型纺织企业一年30万吨的棉花进口配额,就能节省企业用棉成本12亿元左右,这对于利润微薄的棉纺织企业来说可谓是天文数字。今年,在新疆棉质量明显下滑、产量减少的情况下,增发进口棉配额又一次成为行业内的关注点。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作为行业的代表,曾多次向国家相关部门呼吁,在保障棉农收益的同时,也要让棉价与国际进行接轨,实现棉花消费渠道畅通,保障棉纺织行业的良性发展。但目前来看,国家则更多地偏重保护国内棉农的利益,虽然国内的棉花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但是国内棉纺织企业对于高等级棉的需求难题仍未得到缓解。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我国棉纺织产品等级的提升,纺企对于高等级棉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解决企业的用棉需求,国内众多棉纺织企业绞尽脑汁,选择国外建厂、自己辟地种棉等,但这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要想解决用棉需求,增发或放开进口棉配额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放开配额,就能够让我国的棉花产业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有助于加快我国棉花产业的深层次市场化进程。

  年度热词 进口纱

  事件回放

  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月~11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215.89万吨,同比增加19.67%。2012年我国累计进口棉纱152.65万吨,2013年进口总量达210万吨,2014年进口总量为201.1万吨。

  热词解析

  进口纱影响我国市场将成常态

  由于棉花市场的波动,我国棉纺织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大量国外低成本纱线进入我国市场。自2012年以来,我国进口棉纱数量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中小型织布厂、印染厂和服装厂认可印巴等外纱的品质。目前,进口纱呈现出品种从单一到全面、从低支向中支领域延伸、从普梳向精梳领域蔓延的特点,对国产纱的可替代性逐渐增强。

  在市场经济中,哪里有市场,产品就流向哪里,大量进口纱进入我国市场,自然就大量挤掉了我国纺企的纱线市场份额,特别是中小型纺企的日子变得艰难,订单大量减少,对于棉花原料的需求自然也随之减少。

  但无论进口纱增加还是减少,对于我国棉纺行业的影响已经成为常态,且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都将会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究其原因,是我国纺织业结构性调整的需要。印、巴两国出产的棉花品质,决定了当地企业以纺40S以下纱为主,而我国的棉纺织产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各种制造成本已达到一定高度,只能进行结构调整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步淘汰掉部分落后产能,印、巴的产品,刚好弥补了中国要退出领域的缺口。这也是近年来印、巴产品大量进入中国的主要原因。

  年度热词 棉花“走私”

  事件回放

  2015年,我国海关总署查办走私棉花案件数量不断增长,涉及棉纺企业已超过200家,其中数十家企业高管人员被逮捕关押。此外,还有部分企业因为棉花加工贸易中的串料等违规行为受到稽查或行政处罚,有的企业被要求一次性补缴税款上亿元。

  热词解析

  明确界限避免违规

  相关棉纺织企业在棉花加工贸易中的核销违规可归纳为3种情况:保税棉在国内的销售、棉花“一日游”以及串料加工。

  在棉花加工贸易中,企业一般按照所取得的配额数量,按照100%进口原料的标准申请加工贸易手册,但由于纺纱工艺要求须把不同批次的棉纤维进行搭配使用,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生产的连续性,“料件串换”是加工贸易企业经常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对于“串换”后剩余的保税棉花,有的企业继续用于生产棉纱,之后随棉纱在国内销售,有的则直接在国内销售。棉纺企业普遍存在只要能够如数地出口棉纱、核销加工贸易手册就不会偷逃税款,即使违法也只是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错误认识。这种普遍性的错误认识,是走私棉花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简单来说,在加工贸易中,出现问题的棉纺织企业,大多数是因为与海关的沟通没有做到位,彼此之间的“不了解”,造成了棉花“走私”案件频发。所以,棉纺织企业首先要懂得法规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操作,其次要做好沟通工作,清楚海关都要查什么、怎么查,才能避免“误会”的产生。对此,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建议:改革棉花加工贸易核销办法,如取消对棉纺织行业串料的审核,改为控制棉花进口的总量;加快棉花体制改革,尤其要加速改革棉花配额分配办法。

  年度热词 储备棉轮出

  事件回放

  国家发改委公布,2015年7、8月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安排储备棉轮出。7月7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公布了《关于国家组织国家储备棉轮出销售的公告》,并在随后公布了轮出首日(7月10日)出库销售的储备棉数量及库点。

  热词解析

  质量较差成交平淡

  储备棉的投放自7月10日到8月31日,总的投放量为100万吨,平均的价格为14300元/吨。两个月的时间,纺织用棉企业对轮出的国储棉反应始终平淡。在国储棉轮出前期,行业各种猜测、讨论,成为纺织行业的热点话题,而结束时却与开始形成巨大反差,冷冷清清,一片寂静。

  与往年的棉花抛储相比,本年度的国储棉轮出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究其原因,是因为棉花市场的改变,没有政策束缚的棉花市场,纺织用棉企业知道该如何更好地选择。

  一直以来,存了几年的储备棉质量降级是纺企极为关注的问题。原本大家都以为储备棉已存放三、四年之久,应该检验颜色级、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等指标,谁料只公检轧工质量和颜色级。纺企担忧的是存了三、四年的棉花只公检轧工质量、颜色级,买了以后不能用,所以直至轮出结束,储备棉成交量始终平淡。

  目前,受抛储因素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国内外的棉价差缩小,从而削弱了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外棉纱的市场竞争力。但由于前些年我国与国外棉价存在的高价差,使得国内的棉纱企业大都向高支纱发展,特别是一些生产高端漂白纱的企业,需要棉花质量更高。所以,存了几年的已“降级”的储备棉,加上出库费用以及手续费等因素的影响,自然不会出库很快。

  年度热词 新疆机采棉

  事件回放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为了推动国内机采棉的使用,进行了多次深入调研,向纺织企业征询使用机采棉的情况,并征求了相关意见。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棉花机械采收已达到68%,但与美国等先进国家相比新疆机采棉的质量还有一定的差距。

  热词解析

  我国棉花中的“潜力股”

  当前,提高棉花质量等级、提升棉花加工质量,是我国棉花产业的重中之重,而新疆机采棉,因其劳动生产率高,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化生产模式,担负着提升我国棉花质量、等级的重任。

  目前,许多企业反映机采棉是未来趋势,也在积极尝试使用,但由于质量不尽如人意、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影响产品质量等原因,多数企业在尝试后就放弃继续使用或控制使用量。企业在使用新疆机采棉以后反映,与美棉相比,新疆机采棉的前纺落棉率远高于进口美棉,甚至个别企业达到了10%,而美棉的落棉率仅在5%左右。

  新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孔星隆表示,今后兵团将加快品种选育和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棉花的内在品质,满足纺织企业的不同需求;优化区域布局,坚决退出次棉区和低产棉区,在“十三五”规划中,将棉花种植面积控制在800万亩以内,皮棉稳定在120万吨以上;进一步改进栽培,以适应机械栽培的要求,并且在残膜治理、清理加工自动化改造方面下功夫。目前,兵团已经连续3年在一批企业中试点,进行自动化流程改造,加工皮棉的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部分皮棉的品质已达到手采棉的标准,今后将加大力度推广。企业热切期望新疆机采 棉质量能够迅速提升,逐步接近美棉、澳棉等外棉质量水平,成为我国高等级棉的顶梁柱。

  年度热词 纱线展

  事件回放

  3月18日~20日,2015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首次移师到上海,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10月13日~15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如期举办。

  热词解析

  展现纱线创新动向

  2015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移师上海举办,凭借其在行业多年来的影响力,吸引了大批企业对展会坚持不懈地“跟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展会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效益,企业把纱线展作为了一个拓展客户的优秀平台。参展企业的产品可以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宣传,企业的形象和影响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

  很多企业表示,参展效果明显,有许多客户就是在展会上结识的,能够给公司带来新的订单。此外,更多的企业希望,通过参加展会了解目前行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趋势,从而把握市场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