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集群 >>  行业聚焦
产业集群借“网”筑优势 西柳市场孵化电商平台
时间:2015-11-24 15:32:28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对于纺织服装行业而言,最近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互联网+”了,而这个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火起来的新名词,在很多人看来无非就是把面料服装放到网上、开个网店而已。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尤其是对于聚集着众多中小企业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而言,如何才能借力网络筑优势?

 集群传统发展模式亟待改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不仅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打造了世界上最完备的全产业链条,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大批以纺织服装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

  “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是最完整的。从棉花种植、纤维制造,到纺纱织布、面料生产,再到服装家纺等各类终端产品的销售,每个环节都可以说做的非常优秀,各个环节之间有着紧密的组合。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也逐渐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库存。”东华大学IBM电子商务科学发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汤兵勇教授认为,“在这个大产业链循环运行的过程中,任何一环都是产业链中所不可缺少的,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他环节。以服装为例,以前中间环节只考虑下游企业的需要,但忽略了终端消费者的需求,生产环节与终端销售信息没有有效共享,既造成终端服装库存,也有中间环节的面辅料库存。”

  “重数量、重规模,是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很多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共性,但是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国内外消费模式的变化,这种粗放式的发展必然无法适应当下变幻莫测的市场需求,而这种不适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信息不畅。”对于当下我国纺织服装集群和专业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国智慧科学院院长胡宝钢认为,通过后台的大数据系统对产业链中的信息实现“智慧”解读,为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数据参考是当下最有效的方法。

  在汤兵勇看来,如果真正地把“互联网+”渗透进产业链的每个环节,让信息实现充分共享,让产业链中每个生产环节都变得有据可查,所有生产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凭经验靠猜想,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链将会更加适应如今人们消费特点。

  电商入驻激发市场销售潜能

  对于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而言,“互联网+”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互联网+商贸”或者“互联网+流通”,这对于正处在转型期的集群和市场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更会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的转型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说到集群和市场的转型,就不能不提到我国最早的服装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之一——辽宁海城的西柳镇。从1978年卖出第一条自产的裤子,到形成我国最早的服装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西柳的纺织服装产业走在了全国的最前列。据统计,2014年海城市场产业集群裤装、棉服、女装、箱包等主打产品产销量8.2亿件(只),市场货物吞吐量逾300万吨,交易额实现640亿元。这样的产业基础支撑着西柳市场的一次次改革和拓展,更成为其实施“互联网+”转型战略的坚实基础。

  “2015年西柳市场在传统贸易的基础上,建立电商平台,电商企业开始入驻西柳。”西柳市场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朱勇介绍,“为发展电子商务,西柳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电商培训,通过对商户电子商务方面的培训,使商户扭转传统思路,培养互联网思维,又有切实可行的实操课程,帮助商户解决网上销售中所遇到的常见问题,并指导商户掌握互联网营销中的推广方式。这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西柳所做出的一个重要选择。”

  据了解,西柳市场正在建设的电商产业园、物流园,将通过“互联网+”的助力,让纺织服装从设计、生产到流通都顺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让西柳的传统集群市场焕发出新活力。“我们预计2016年建成并投入运营,目标是招入B2B、B2C、C2C等中型电商企业100家,小型企业500家。”朱勇说。

  对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认为,中国有数以百计的成规模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在纺织服装这个大产业链条上生存的企业更是数以万计,而在这些集群之中,又随着消费市场与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与变迁,孕育发展了覆盖整个产业链的专业市场,在这样一个庞杂的生态系统中,“互联网+”的渗透无疑将会给这个传统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