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万平方米园区内,706户企业,2.6万台袜机,5万多从业者齐聚一堂。一栋栋大楼高耸矗立,一个个车间接连相伴,一台台袜机飞速运转,一辆辆物流运输车如织穿梭……
人气爆棚,是目前辽源袜业的真实写照。
今年1至8月,坐落在辽源市经济开发区的东北袜业工业园创造产值60亿元,销售收入正以30%的速度递增。
中国棉袜,辽源制造!
这是辽源袜业的发展目标。响亮的口号中,吞吐出的是辽源袜业发展的底气和雄心。
小棉袜编织大产业
创业之初,质疑之声袭来:“一双袜子才卖几块钱,能成啥大气候?”“煤炭资源枯竭,上万矿工下岗,靠织袜子能解决多少人就业?”
时至今日,惊喜之情四起:小棉袜如何做成了大产业?“一个产业园能创造十来万就业岗位,简直不可思议!”
求解,得从源头说起。
早在解放前,辽源就出现了生产袜子的手工作坊;上世纪60年代,辽源从上海、江浙一带引进了一大批技术工人和先进工艺,一时间,化纤、丝绸、棉织、袜业等轻工纺织品在全国小有名气,曾被誉为“东北小上海”。
辽源市因煤而生,不仅煤炭开采有百年历史,而且煤炭业占全市工业比重80%以上。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辽源经济被拖入了谷底。
小小袜子能否承担起发展接续产业的重担?辽源市的决策者上下求索——小小棉袜,凝结着半个世纪的产业积累、几代技术工人的智慧和汗水、根深蒂固的产业情感和政府对政策的把握能力,就此放弃,那将是辽源人挥之不去、无法挽回的遗憾。
与其作茧自缚,不如破茧重生。从“旧包袱”中抖出新财富,重现“辽源袜业”的辉煌。
2005年,辽源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同年8月,东北袜业工业园破土动工。纺织袜业作为六个接续产业之一,迈向集群发展的新征程。
一台台排列整齐的织袜机高速运行,梭子上各色纱线不时转动。织造踝口、袜跟、袜身、袜尖、剪线,只需30秒就显现出袜子的基本雏形,再经过缝头、检配、定型等专业流水线,就进入了最后的打包环节。
在阿迪达斯工厂织造车间,一排排袜机开足马力,争分夺秒,一天就能织出上万双足球运动袜。“这些袜子都是为欧洲、美国、加拿大职业足球队量身打造的,每双袜子上都有球队标识。如果贝克汉姆还在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踢球,他穿的就是辽源袜子。”李大海厂长不无自豪地说。
好马配好鞍。一流的袜子产自一流的袜机,车间里的设备大多是意大利原装进口,是国际上一流的机器。
小袜子如何做成大产业?93.78%的开机率,不绝于耳的机器轰鸣声,答案尽在东北袜业工业园。
告别阿迪达斯工厂,路过原料仓库内,一堆堆红色棉纱闯入记者视线,这是为过年的红袜子准备的。还有4个多月才过年,这真是未雨绸缪呀。
未雨绸缪、超前谋划,辽源袜业发展的关键词。
不仅仅是织袜子,东北袜业工业园绘就了一条环环相扣的全产业链——纱厂、辅料厂、袜机厂、印染厂、包装厂,辽源至义乌专线物流,到遍布全国的销售网,在这条上拓下延的产业链上,密布着上千户小企业,分工明确,合作紧密的“小狗经济”在园区里清晰呈现。
十年磨一剑。而今,头顶“中国棉袜之乡”、“中国袜业名城”的桂冠,辽源市已经把小棉袜做成了大产业。
“糖葫芦”串起大集群
田中君说:“我们东北袜业工业园就像一串糖葫芦。”
2005年,东北袜业园开工建设,承担起整合辽源袜业产业资源的重任,田中君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他如此解释“糖葫芦理论”:园区是串糖葫芦的棍,企业就是一粒粒山楂,服务就是糖稀,园区的作用就是用资源整合的方式将园区内的企业串起来。
按照“糖葫芦理论”,东北袜业园将辽源袜业产业链全部、细致地进行拆分,织造的专门织造、缝头的专门缝头、染整的专门染整……就连产业链条的上下游也是如此,有专门做原材料的,有专门做销售的,有专门做物流的…… 然后再利用市场交易的关系,将产业链条上的各类企业组合在一起,完成了产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整合、拆分和组合,使企业分工明确,合作紧密,把每个企业由原来的“小而全”变为“大而专”,单个企业大了,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多了,产业链条显著加粗拉长,迅速发展成为袜业产业集群。
田中君说,园区就是按照袜子产业链建立起来的。在这个链条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有企业相对园区来说,都是一个车间,而每个车间之间的咬合度、互补性又极高,袜企、电商、物流等上千户大大小小企业被棉袜“捆绑”齐步走,这就是辽源袜业园区几年间异军突起变成“怪兽”之谜。
理论如此,事实如何呢?
先听听“对手”怎么说。
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有“中国袜业之乡”之称,大唐袜业工业专区以大唐镇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县,是全国最大的袜业生产基地和浙江省21世纪最具有成长性的产业。
2013年,诸暨日报曾以《袜业市场来势汹汹的“东北狼”》为题报道了辽源袜业,文中有大唐袜业的企业家说:“在诸暨办袜企,买地、买机器、招人,一系列手续走下来,不只花时间,更消耗财力物力。”但在辽源东北袜业园,“一切手续、设备和厂房,甚至相关的产业链条,都给你准备好了,在那里创业赚钱成了省力的工作。”
再听听袜业园业主怎么说。
鑫达袜业总经理李光辉说:“在袜业园,机器设备、运输、仓储、资金调度、机修、配件都是配套的,一条龙的产业优势太明显了。在发展速度上,在外边十年二十年没啥变化,在这里我是成倍增长。只要管理跟上,我可以应付任何对手的竞争。”
平台+服务——东北袜业工业园的发展模式饱含着鲜活、强劲的基因和动力。
带着记者在小袜企采访,看到为了给各地发货,小老板们“全家总动员”,装袜子、打印邮寄地址,贴标签,忙得不可开交。田中君当即拍板,园区马上成立包装队,帮企业打包装、发货。
为企业服务就一句话——有事您说话。十年来,东北袜业工业园把“精准服务”这个糖稀越做越甜、越做越浓。
而辽源市对东北袜业工业园的扶持和呵护同样是“尽心竭力”、“无微不至”。要政策给政策、要钱给钱,从创立之初至今,累计为袜业园解决资金上亿元。
纺织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平台、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棉袜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东北袜业工业园模式,已成为“有中生新”的创新典范。
辽源袜业,成为辽源市经济转型的一面旗帜。
“零成本创业”一举三得
2009年,东北袜业工业园再次特立独行,针对大学生搞起了“零成本创业”。
对于此举,许多人投了反对票,原因一是园区成本负担加重,二是认为织袜技术含量低,不需要大学生那么高的素质,三是送钱加盟的企业众多,没必要搞这个“零成本”。
田中君力排众议,眼光放得高、看得远:“企业不单要看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没有人才,谈何创新?不实施人才战略,企业就是死路一条。如何吸引合作伙伴?就是要让他们觉得钱好赚,而且还能多赚。”
“零成本创业”实施以来,园区是一举三得。
一得,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全国36所高校近2000名大学生来此创业,创办袜厂和相关企业132户,创造产值15亿元。
坐在记者对面的孙迪,仍保留着大学生青春激昂的气质。他说:“大学生创业园是我人生最关键的一步。”
当年的孙迪,是园区的第二批大学生创业者。2009年从中原工程学院纺织专业毕业后,他从老家吉林市空着手来到辽源。10台袜机免租金,另送10万元启动资金,厂房、培训、水电费等一律免费,孙迪一干就是6年。如今,他自己拥有65台袜机,租赁152台,并打出了自主品牌“棉小妹”。
眼前的孙迪,聊起“袜”经,头头是道。今年8月,他的袜企销售额达到295万元,预计年利润将达到280万元左右。
二得,高素质人才的加入,令园区研发部门在增加花色品种、开发养生保健功能、研发新产品等方面,提高了袜子产品的附加值。
纳米纤维袜、大豆纤维袜、竹纤维袜、铜纤维袜、阻燃纤维袜、发热纤维袜、绢丝袜、钓鱼袜、滑雪袜、五指袜、压力袜、抗菌袜、隐型袜、商务袜、儿童袜……在园区产品展示厅内,“风情万种”的袜子让人目不暇接。
展厅一角有一捧捧花束,记者以为是鲜花,可是定睛一瞧,这五颜六色的“鲜花”居然是用袜子做的!而这正是大学生孙笑天的独特创意。创新思维让袜子“身价”倍增,设计成花瓣、卡通人物等新奇样式后,不仅抢手,而且比原来贵了好几倍,尤其是袜子花束因大小不同会卖到100元至200元甚至更多。
三得,“零成本创业”头三年,园区内企业平均以每年百户左右的速度递增。袜业园区的蓬勃发展,拉动了地方经济,带动了社会就业,提高了人民收入。
曾几何时,整个东北地区都是走的人多、来的人少,辽源更是劳动力外流的重灾区。然而,近几年,在劳动力就业方面,东北袜业工业园却是“这边风景独好”,随着南方一些袜厂的倒闭,越来越多的南方人从义乌等地到辽源打工。
一位中年妇女被叫了过来,“她叫李晓婷,是我们从义乌‘挖’过来的。”李晓婷是西安人,为了赚钱供孩子上学,在义乌做了十几年纺织工。被“挖”到东北袜业工业园两年多,年收入十多万元,而且,还从纺织工升到了检验主管。说话间,李晓婷始终笑不拢嘴。
田中君介绍说,袜业园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通工人月收入三千多,技术工人月收入过万元,你看那面墙上的信息板,贴满了招聘启示。园区里有4个这样的大食堂,4个信息板都变成了招聘墙。
真没想到,“用工荒”,成了袜业园“成长的烦恼。”
“互联网+”助威发力
赵殿龙和母亲忙得是头不抬眼不睁。赵殿龙手里捏着厚厚的发货单,他母亲一盒接一盒地打包装,50平方米的店里全是袜子。记者面前的一排包装上分别写着湖南、湖北、四川、广西、广东、江西、浙江、福建、河北、新疆等邮寄地址。
“最近淘宝店生意不错,每天500多单,能卖1万5千元。再过几天,旺季来了,能卖1000多单。这不,我妈也来店里帮我忙。”赵殿龙一边分定单,一边和记者聊着。
从2013年7月第一次上网卖了10双袜子,到如今月利润十多万元,电商是赵殿龙的点“金”之手。
电商让辽源袜业呈现井喷式发展。而如果没有“大学生创业园”,没有这些大学生的带动,电商不可能在袜业园发展这么快。现在园区的大学生“小老板”们十有八九开启了电商模式,还有一些大学生专心致志搞“电商”。
入园初期搞生产、跑市场的张亮现在一门心思搞电商。“阿里巴巴、天猫(淘宝)、京东……只要能卖货,哪个平台我都做!”张亮说,刨除广告费,电商销售的利润在30%左右,“袜子体积小,重量轻,花色多样,极适合在网上销售。”
2013年,辽源电子商务园区在袜业园成立。电子商务园与包括天猫(淘宝)、唯品会、京东、1号店、亚马逊在内的多家电商平台进行接触与合作,促成电商与袜企联姻。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4月阿里巴巴辽源产业带上线运营以来,已有近500户企业与电子商务园达成合作意向,开设网店千余家,去年底至今,线上销售达10亿元,电商平台为辽源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力。
在电子商务园区大厅内,四台显示南方电商现场、园区资源状况、企业家微信群实况和袜机、原材料、物流数据系统的大屏幕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大家可以通过屏幕看到行业电商的实时数据,有助于企业进行横向对比,依次制定生产、销售计划。”园区党委书记朱贵新介绍道。
开发新渠道,不忘老顾客。自2012年起,辽源市每两年举办一届国际袜业交易会,海内外袜业的生产商、采购商汇聚一堂,将“中国棉袜,辽源制造”的口号传遍世界。如今,辽源不仅拥有在国内叫得响的欧蒂爱、天马松鹤、企鹅米尔等品牌,还与阿迪达斯、彪马等多家国内外企业合作生产,形成了“南诸暨,北辽源”我国袜业生产新格局。
中国棉袜,辽源制造——对东北袜业工业园来说,已不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