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料家纺 >>  行业聚焦
知识产权对垒中的战利品
时间:2015-01-27 02:22:44      

       

——面料企业实施新品保护策略提升品牌竞争力

   “有些新产品上市后会被其他的供应商迅速仿制,这是我们比较头痛的问题”。在向多数面料企业了解新品研发时,他们或多或少都会谈到这个顾虑。虽然有些企业给出了“我们的产品不怕被抄袭”的说法,但也或多或少因为同行仿制后的削价竞争而利益受损。

                              

  暂时抛开面料知识产权条例不完善、执法取证难、监管不严等客观因素可以看到,近两年有些优势面料企业的新品在多次遭到抄袭后,开始逐步加强自我保护手段:避开同质化竞争,用技术和速度的优势,让模仿者在短时间内难以跟上;与终端品牌商直接合作,减少中间商等新品流通环节;逐步完善新品保护协议的内容,用白纸黑字形成约束力等等。正因为如此,一些防止新品被抄袭的举措,反而逐步铸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对抄袭之风“问诊把脉”

  分析当前面料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首先来讲,很多产品难以摆脱同质化的影响。平心而论,一般面料并无多高的技术门槛,若是企业缺乏主动创新能力,你抄我的、我抄你的也就成为了常见现象。与国内面料企业打过多年交道的欧图国际(香港)有限公司面料采购经理王歆对记者感叹道:“通常来讲,我们需要了解企业生产的品类、产能、内外销等基本情况,可是一些中小企业连这些内容都介绍不清楚,只是嘴上承诺你需要的他们也能做。”

  其次,合作对象成了泄密对象。一旦面料企业没有找准产品定位,那么相应的,客户群体也是模糊的,一些缺乏诚信的客户便可趁虚而入。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开远军在谈到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时着重强调,目前福华会依据产品定位,对现有的客户资源进行优化。另外,不少面料企业开始逐步认识到,为下游服装品牌有针对性的组织产品开发,减少中间商等流通环节,也能大大降低新品泄露的几率。

  最后,保密条款没有形成白纸黑字。签订保密协议是面料企业对自主研发产品的重要保护手段,这不仅仅是对客户提出了保密要求,同样的,如果企业与客户之间达成了新品不卖别家的约定,那么保密条款对面料企业也存在约束力。

  技术和速度筑高仿制门槛

  “把脉”当前存在的抄袭之风,进而总结面料企业短时间内难以复制的优势时,有两个关键词跳了出来:技术和速度。

  技术会最终体现在产品上,对原料配比、组织结构、规格参数等工艺技术的把握,也包含了流行元素的应用。高密细旦面料是福华的特色产品之一。据开远军介绍,福华的锦纶20D产品,克重仅在35g∕m2左右,还有更轻的锦纶15D产品,面料柔软、透视效果好,其中透视效果可以通过组织变化、所染颜色的变化进行调节,再加以不同的后整理方式。记者体验过福华的温控短暂变色面料,手心的温度就可让面料在短时间内改变颜色,这类产品无论是创意还是技术,都让人眼前一亮。

  浙江汇丽印染整理有限公司出口到英国的荧光面料,颜色特别艳丽,荧光点极强。企业负责人谈到:“国内很多面料企业开发的此类产品色牢度不够稳定,汇丽采用了定织定纺的形式,产品不容易褪色。”另外,汇丽还有一款提供给澳大利亚军方的阻燃产品,阻燃时间在10秒以内。可以看出,汇丽特色产品的技术非常突出,其他企业想要模仿并不太容易。

  快速反应是建立在市场敏感度和快速反应机制上的。当前一些国内外大品牌及零售商的采购周期已经不仅仅是一年2次了,而是一年4次、6次甚至8次。除去防寒服或是针对特殊行业的功能产品外,很多面料企业都在加快自己的创新速度。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甚至做到一年分12个时间段进行开发,每段时间在15天~25天。这么快的创新速度是因为研发团队与销售团队紧密配合,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到市场的最新动向。

  白纸黑字带来的收益

  浙江汇丽的老客户圣罗兰家纺,其出口到日本的家纺印花产品大部分由汇丽设计开发,花型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受合约的限制,从花型设计到最终呈现,所有流程都是封闭式的,汇丽只能做这一家,不能做第二家,次品要全部回收,花型与留下来的面料要全部销毁。

  从汇丽负责人的介绍可以看出,国外在自主产品开发方面具有很强的保护意识,而且有相对规范的操作流程。另外,汇丽与美国一家户外品牌签订了5年的开发合同,虽然汇丽为其研发了很多新产品,但由于是一对一的开发,受合同的限制不能对外展示。

  这并不是“为了一棵树而放弃了整片森林”,除了我们强调的企业诚信外,一个重点客户所能带来的价值其实是不可预估的,相对丰厚稳定的收益自然不用说了,面料品牌价值的提升才是关键点。这也是为什么国内优势面料企业近几年里把重心放在服务大客户上的原因,而且其中大部分客户是终端品牌商。

  而要真正做到产品开发一对一,规范的保密协议自然是不可或缺的,这样才能保证双方利益的最大化。据了解,当前某些国内面料企业已经有这方面的意识,与客户签订协议,若是客户拿着样品去找别的企业生产,按照协议规定必须支付一定的赔偿。吴江福华开远军表示,企业针对仿制问题已经制定了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相应的样品管理办法和保密机制。但就目前而言,无论是从保密协议所涉及的内容,还是保密协议在行业内的普及程度,都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