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湖墅南路一幢写字楼里,宋志明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忙碌着。这个20多平米的空间,几乎全被各种刺绣工艺品占据,只在办公桌前的一个大纸箱里,堆着一把把西湖绸伞。
对宋志明来说,这些伞曾是他的全部,但现在,他只能把心思放在别处:将近一年里,他没再做过一把伞。
“这种伞,如果一把不卖200多元,是肯定亏的。”宋志明说,因为成本太高,曾作为杭州特产的西湖绸伞,在西湖边已经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十几元一把的外地仿货。
事件西湖绸伞为何绝迹西湖边
30多年前结缘西湖绸伞
说起西湖绸伞,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杭州的特产。以竹作骨,以绸张面,撑开时悦目如花,收拢时又如一杆竹。到西湖来游玩的人,都会买上一把。虽然它不能挡雨遮阳。2008年,西湖绸伞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宋志明,则是西湖绸伞的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宋志明和西湖绸伞结缘,起于1977年。当时,才18岁的他进入杭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师从竹振斐学做绸伞。
1995年,宋志明到富阳选址,开了厂,找来20多位师傅,专做西湖绸伞。当时在杭州只有两家西湖绸伞厂。1995年到2002年,是绸伞制作、销售最好的时候。宋志明的厂,一个月有五六百把的销量。“西湖边各个景点、宾馆都有卖,出厂价六七十元钱一把。”
外地订单也有一些。那个时候,宋志明全心全意做西湖绸伞,参加过很多展览,拿了奖。
面料讲究做工复杂销量日下
现在,要看真正的西湖绸伞,大概只能到伞博物馆去了。为什么?宋志明说,现在各景点在卖的,一般都是江西、湖南来的纺绸伞。这种伞无论用料还是做法,都比西湖绸伞简单,价格也便宜很多。
作为入选非遗的技艺,西湖绸伞的特别,主要在原料和工序上。宋志明说,西湖绸伞,伞面选料必须是丝绸,通常用的都是乔其纱。这种面料轻薄透明,织造细密,色彩瑰丽。而伞骨用的竹子,也有严格要求:不能用毛竹,必须选用3年以上、直径5-6厘米的淡竹。而且这种淡竹,必须每年霜降后才能去砍,这样的竹子能避免生虫,“竹子的头、尾附近都不能用。所以,一根竹只有三四根竹管好取。”制作一把绸伞,要18道工序,选注、劈伞骨、做伞架,还有伞骨撇青、上架、串线、剪边、折伞、贴青、刮胶、装杆、包头装柄、穿花线、钉扣、修伞、检验等,“这些全部要手工。比如做伞骨时,一把伞劈下来,骨子要均匀,粗细一样;否则,伞收拢时就不是圆的,不是“一杆竹”,效果不好。”
因此,即使是非常熟练的老师傅,想一天做一把伞,也是很吃力的。
伞的销量越来越少,厂里有经验的老师傅,都纷纷改行去了皮具厂、服装厂、家具厂。
宋志明的伞厂,只能改行做刺绣工艺品,“没办法啊,总要把吃饭问题先解决了。”他无奈地说。
传承人一年没做过一把伞
最近这几年,除了2009年,为中国伞博物馆做过一批,宋志明已经很少做伞了。尤其是近一年来,他连一把也没做过。
“偶尔有企业找来,要做几十把送给国外的客户。但已经做不了了。”宋志明说,原先伞厂的工人,都已经年龄大了,做伞很吃力,“即使可以重新培养一批师傅,但西湖绸伞销量太少,没有长期稳定的销量,是做不下去的。
身为西湖绸伞的传承人,去年,宋志明曾打算带几个徒弟,但至今没有一个人来找他“学艺”。“我也只能尽自己的力量,在有生之年做几把精品出来。而其他,真的无能为力了。”
专家说法
症结在于定位
“高不成低不就”
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厉剑飞说,其实,像西湖绸伞这样面临不景气的非遗项目,杭州还有不少,比如淳安的八都麻绣,都非常可惜。
厉剑飞认为,西湖绸伞“不景气”,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西湖绸伞本身,已经退出日常用品市场。其二,企业本身对产品市场定位不准确。也就是说,把它当艺术品还欠“火候”;当成日用品的话,200多元一把,又太奢侈。所以,西湖绸伞目前的定位是“高不成,低不就”。
厉剑飞介绍,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两种,一种是生产性保护,针对那些仍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比如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另一种是保存性保护,主要是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项目,政府进行抢救性保护。而西湖绸伞介于两者之间,确实有点尴尬。
“非遗保护并不是没有成功的先例。”厉剑飞说,比如景德镇瓷器、王星记扇子、张小泉剪刀,他们不仅做一些较低层次的产品,人们日常生活中都能用,都买得起,还会有一部分专门走精品路线。通过这两条路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得到保存,还发扬光大。
所以,像西湖绸伞这样的非遗项目,重心仍在企业,企业为主,政府引导。作为企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主动有效地保护,比如专心做几把精品出来,获得社会的认可,“如果实在是找不准定位,还可以请专家把把脉。”来源:青年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