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料家纺 >>  行业聚焦
走进杨浦这座工厂,了解“国民床单”的前生今世
时间:2025-02-05 09:13:54    来源:上海杨浦  

作为上海的老城区之一,杨浦具有悠久的历史,承载着居民们的情感记忆。这个春节假期,我们将以“海派城市考古”的方式对杨浦进行“再发现”。

你的记忆中是否有这样一条床单,粉红色的底色,中间绘有一簇牡丹花,厚实的质感,可以用上好久,这就是今天要介绍的民光被单厂所出品的经典款床单。

1935年6月,原三友实业社技术员项立民独资在上海岳州路兴祥里石库门房子里新开作坊式小厂——民光织物社。初期,仅有1台人力毛巾木织机和1台人力被单木织机,雇工8人。生产毛巾和被单,毛巾用“人人牌”商标,被单用“民光”商标。

1936年底,项立民在兰路(今兰州路)兰桂坊租用两幢石库门房子,添置10余台人力木织机和毛巾织机,增加20余名雇工,扩大经营。1937年“八一三”事变,民光织物社遭到破坏,被迫停产。1938年,移址延平路叶家宅恢复生产。次年,项立民同朋友合伙又开办了华一织造厂和中汇印染厂。

1941年买下通北路801号6.4亩土地。1944年民光织物社、华一织造厂制造厂迁至通北路801弄14号新址。1945年三个厂统一挂上民光织物社的牌子。

1951年,企业改为上海民光织物社股份有限公司。1956年公私合营改名为上海民光被单厂。1966年10月更名为上海被单七厂。1978年,复名为上海民光被单厂。1994年12月,以民光品牌组建的上海民光国际企业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民光厂成为该公司的母体企业。2010年上海民光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龙头家纺有限公司。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民光”床单最风光的时候。那时,床单上的牡丹花是主导,款式简单、大方,且用纯棉制造,是很多新娘的必备嫁妆,以至“一单难求”。据说最红火时,求购的人流在厂房外排成长龙,产品刚一下线就被抢购一空。

1981年《文汇报》有过这么一篇报道“民光被单厂摸透消费者心理”中提到,民光厂每年总有一百多人次走访商店,供销社,上山下乡,调查了解各种消费者的不同要求,掌握各种消费者的心理。针对不同消费人群设计不同风格的花纹。该厂被单底色已由过去红、桔、绿、蓝“四大金刚”,发展到十六种底色:花型格局从过去的“四角一中”,扩大到三大花、四大花、条形花、图案花、散花等多种格局;花样从过去的二十多种增加到现在的五十多种。全厂十七只品种中,有十五只被评为全国优良产品,其中2669友谊被单、4551上海被单被评为全国名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