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南通元新纺织印染博物馆、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传承基地在位于崇川区任港街道姚港社区的复客科技园内揭牌。此次揭牌是崇川“博物馆进社区”的“首次启航”。今年以来,为创新社区科普形式,丰富非遗文化的科普功能,崇川通过馆社合作,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的专业力量引进社区,打造居民家门口的“非遗文化博物馆”。
非遗文化融入居民生活
去年11月底,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元新收到了一则好消息:崇川区政府将复客科技园内3000多平方米的文化配套用房免费腾作蓝印花布传承基地。历经一年时间,吴元新与其团队同步打造了南通元新纺织印染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游学基地、南通大学蓝印花布研究院。
独特的纹样、纯净的色彩、古朴的蓝白对比、独特的工艺制作流程……在基地二楼,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研学传承基地的工坊里不少居民正埋头描样。在这里,印染工艺传承、实践、创新、教学等功能融为一体,通过传承人指导教学等多种形式,面向院校、社区传授民间印染的精湛技法,制版、刮浆、染色、晾晒等一整套流程均可体验,传播非遗人文价值、工匠精神以及审美意趣。“今天过来看这个基地和新馆,感觉和蓝印花布博物馆还是蛮不一样的,地方很大,供我们学习的地方也很大,以后有时间大家都可以来看一看、学一学。”姚港社区居民蒋元芳说。
在三楼,吴元新在国内的第6家分馆——南通元新纺织印染博物馆张开怀抱迎接每一位对她持有好奇眼光的人。南通元新纺织印染博物馆是集中展示长三角地区纺织印染工艺及实物遗存的艺术展馆。与蓝印花布博物馆不一样的是,该馆涵盖了蓝印花布、彩印花布、扎染、夹缬、蜡染、刺绣、色织土布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实物展陈、工艺教学等形式立体呈现印染、扎染等5个国家级非遗发展经典技艺,弥补目前蓝印花布博物馆展陈的单一性。
“‘博物馆进社区’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拓宽了非遗基地的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服务功能。”吴元新认为,既然建在社区里,就要发挥身处百姓间的优势,为居民群众观赏、了解、学习非遗文化提供平台,博物馆将定期举办工艺体验课、作品展等活动,让蓝印花布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让非遗文化在社区生根、开花、结果。
传统之美遭遇现实难题
多年来,吴元新致力于蓝印花布技艺的传承保护利用,这门古老的技艺在以他为代表的非遗传承人的努力下正在被更多人看见。但因场馆受限,位于濠河之畔的蓝印花布博物馆运营多年,一直没能实现建立传承基地的愿望。
“我一个人比不过一群人,所以我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蓝印花布培养更多的传承人。”吴元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头连着优秀传统文化,一头连着时代风尚,因此吸引年轻人是他建立基地的初衷。
“了解是第一步的,先了解再谈喜欢,或许就有人热爱,最终有人从事传承工作。社区的非遗基地为年轻人了解传统工艺提供了更便利的平台。”吴元新认为,博物馆的美育实践活动也能近距离培养群众对蓝印花布工艺的热爱,促进他们了解民族文化、提升美的鉴赏能力。
据透露,蓝印花布传承基地装修、购买设备的费用在五百万元左右,崇川区政府提供了装修补助经费、项目经费、基础建设补助等支持,极大缓解了博物馆的资金压力。
同时,非遗基地的建成也解决了吴元新及其团队一件头疼已久的麻烦事。
40多年来,吴元新与其团队抢救保存的印染实物作品有6万余件,传统印染纹样20余万个,这些保存下来的实物和纹样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蓝印花布作品,从中可以看到蓝印花布在不同年代的技艺变迁和文化符号演变。目前,这6万余件收藏品分别储藏在蓝印花布博物馆、南通大学蓝印花布艺术研究所等5个仓库内,因条件受限已有部分收藏品被破坏。“基地建成后,我们专门在二楼建了一个收藏空间,将多年的印染实物作品小心存放。”吴元新说。
文化盛宴碰撞江海大地
布上青花,蓝白幽韵,不单单印出了古老的图案,更印出了南通非遗文化传播的累累硕果。近年来,我市积极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工作,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国家级非遗名录12项,省级非遗名录93项,市级非遗名录148项,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经过代代传承,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蓝印花布传承基地的启用是南通非遗传承工作一次新的突破、一个新的开始。进社区是非遗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一创新之举搭建起“可观可感可及”的非遗传承保护、发展交流平台,让非遗能够真正走进百姓日常生活,连接过去与未来、承载记忆与创意,成为触手可及的文化新浪潮。“我们一直秉持的理念就是要接地气,要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让他们在参与中体悟非遗内涵、学习制作技艺,共享非遗的古色古香。”崇川区文旅局局长马卫说。
近年来,崇川依托“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非遗进企业”等多种创新模式,在贴近群众的同时让非遗焕发新光彩。接下来,崇川将继续推动“博物馆进社区”走深走实,让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享受到公共文化资源的福利,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非遗事业,让传统技艺守得住、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