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用 >>  行业聚焦
北京服装学院合作研究成果温度自适应智能织物登上《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
时间:2024-10-22 14:32:20    来源: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可持续智能设计技术攻关团队与清华大学跨学科团队深入合作,联合设计了一种“温度自适应智能织物(SF)”,取得重要研究突破。近日,该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上刊发,展示了无需额外能源消耗的创新型热管理方案,实现人工织物的自适应温度调节功能,为未来生活方式提供全新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该研究成果还受到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关注,并在其Research Highlights(研究亮点)栏目中报道,进一步肯定了研究成果的国际前沿性和重要意义。

当前,人体与居住环境的热管理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压缩式制冷系统(如空调)和电加热系统约占全球能源消耗35%。为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开发安全、可持续的设计方案成为迫切需求。

该研究项目自2021年启动,依托北京服装学院与清华大学团队协同创新,成功研发出一种在高温时反射阳光实现辐射制冷、低温时吸收可见光进行太阳能加热的温度自适应织物。为验证SF在实际场景中的热管理能力和可扩展性,团队使用临界温度为25°C的SF作为基材,制备了适应真实环境的服装和帐篷。智能织物能够根据环境温度进行双向调节:在低温时,织物呈黑色,吸收约80%的可见光进行太阳能加热;在高温时,织物变为白色,反射阳光,实现辐射制冷,扩展约8.5°C的热舒适范围。

SF材料的易于制备、可扩展性和卓越的热管理性能,为人体和居住环境的温控提供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展示出协同创新的巨大潜力。该项目主创成员宋佳珈博士表示:“本项目是一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尝试,致力于实现设计、材料、技术与制造方式的整合创新。” 贺爽博士介绍:“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可持续与智能融合’的理念,致力于实现可持续时尚的目标。”

北京服装学院院长、服装学交叉学科负责人贾荣林教授高度肯定了该项目成果。他表示:“北京服装学院通过建设服装学交叉学科,一方面致力于高水平科研,构建服装学知识体系,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培育高水平学术研究团队,培养一批青年学术骨干。该项目是我校开放式创新、整合资源以建设服装学交叉学科的重要实践。我们应鼓励青年学术骨干与国内外资源广泛合作,积极产出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服装可持续智能设计技术攻关团队负责人兰翠芹教授表示:“该项目是我校建设服装学交叉学科重要实践方向,是设计整合科技、工程、艺术创新的可行性路径的有效探索,该成果为服装学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实践案例”。

该研究共同第一作者为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青年学者宋佳珈,以及清华大学教师朱凯旋、姚厚泽,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曲良体教授;北京服装学院团队成员包括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宋佳珈、贺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