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纤维 >>  热点关注
荆门市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获院士肯定
时间:2024-08-15 10:09:15    来源:荆门晚报  

8月9日至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献龙率团队来荆,考察调研我市棉花生产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情况。在实地查看、详细了解了市农科院于沙洋县马良镇、屈家岭管理区等地开展的试验示范情况后,院士对我市近年来开展的机采棉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相关工作走在了省内前列,为长江流域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在市农科院沙洋县马良镇北港村试验基地,只见浓绿的棉叶层层叠叠,其间点缀着粉白花朵和大大小小的花铃,热风吹过绿浪翻滚,十分壮观。基地农户雷廷俊介绍,市农科院在此开展了40亩麦后棉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生产试验和10亩棉花品种筛选试验,其中张献龙院士团队培育的棉花新品种“华棉2270”长势尤其好,5月底小麦收获后直播,生育期仅100天,还抗旱、耐高温。

“咱们不仅得有好品种,还得有好技术。长江流域是老棉区,作为长江流域最大的棉产区,湖北省在棉花方面的科教优势一直较强。在油菜、小麦之后种植棉花,不跟粮食、油料争地,可实现两季生产,值得探索推广!荆门的试验示范也为我们科研提供了新思路,将来我们还要开发AI机器打顶、除虫、除草,既节省人力,也实现农田减药增效。”在田间,张献龙院士与我市农业科研人员展开深入交流。

据了解,今年我市在京山市、钟祥市、沙洋县、屈家岭管理区、漳河新区等地开展了棉花机械化栽培技术示范、新品种筛选、棉花集中成铃调控技术研究等,面积共计500余亩,其中开展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示范面积450亩,为全市棉花转型增效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5月起,市农科院研究团队开启麦(油)后棉花直播田间作业,抢墒抢时播种,预计在10月至11月,组织机械采收,做好项目示范区测产验收和成果交流。

“按亩产250公斤计算,机收比手摘可节省费用225元,以前播种环节也很费人工,采取机播可节省约100元,此外施肥、打药、整枝、打顶等方面,机械化管理比传统种植能省下800元。这样种管收成本计算下来,全程机械化每亩能省到1100余元,而且弥补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状,有利于大幅提升棉花种植效益。”市农科院粮经所所长李洪菊介绍。

张献龙院士表示,并不是现在棉花没有需求了,而是种植方式需要改革。传统棉花种植耗费大量人力,要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就必须实现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他希望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部门共同努力,进一步探索推广麦(油)后棉花种植模式,围绕棉花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我国棉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