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紧紧围绕“能快则快、做大总量、做强工业”发展战略,主攻棉花精深加工业,着力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把一朵棉花“吃干榨净”,逐渐走出一条棉花全产业链发展之路。
“从犁地、平地、耙地到播种,再到后期打药、打顶、采收,都是机器完成。”第五师双河市聚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刘星说,现在除了必要的人工操作,当地棉花种植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
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第五师双河市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截至去年底,已建成高标准农田93.44万亩,占当地耕地保有量的83%,而棉花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70万亩左右。“目前,我们基本实现了从农田到良田的转变,也为粮棉等主要作物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五师双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邹劲松介绍。
走进第五师双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农副产品加工园的预处理车间,10台剥绒机正轰隆隆地运转着,工作人员正来回巡视机器里的棉花处理情况,发现有堵塞溢出情况,立即上前疏通。
经过清理剥壳、预处理、浸出脱酚、粉碎包装、精炼、分提以及灌装等一系列程序,棉籽可以生成棉短绒、棉仁、棉仁胚片等粗加工产品,再经过提油脱酚,就能得到脱酚浓缩棉蛋白。将脱出的棉酚和棉籽糖在生产线上加以回收,既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还能消除污染,变废为宝。
“棉蛋白近几年才在国内发展起来,原来只是比较简单、粗犷地加工成传统的棉粕,由于没有进行提纯,蛋白的含量比较低,像普通榨油厂的棉粕蛋白含量在43%~46%,而我们能做到60%以上。”新赛生物蛋白公司总经理王俊民告诉记者,浓缩棉蛋白可以用作高端水产及畜牧饲料,不仅价低质优,还能有效缓解国内鱼粉、大豆过度依赖进口的局面。
据介绍,这条建于去年的浓缩棉籽蛋白生产线现在年处理棉籽量可达20万吨,可产7.5万吨左右的棉蛋白,年实现营业收入7.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