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第三届天然染料双年展当代艺术设计部分“天染:民族的色彩”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时装馆开幕。此次天然染料双年展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中国美术学院文化遗产中心、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协办,本次活动包括展览、研讨会、工坊、研学等。
在开幕式上,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致辞,她表示,第三届天然染料双年展契合了中国丝绸博物馆经过30年的积累沉淀形成的 “全链条、研究型、国际化、时尚范” 四大特色,并一一感谢大家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随后,展览作者代表表示,对天然染料的研究,无论是历史研究还是当代研究都至关重要,在对环境的关注下,人们对天然染料技术的兴趣变得非常普遍。此次活动以“民族的色彩”为主题,不同国家的人都利用本地植物来反映他们在世界上的地位、文化和传统, 她也十分期待在此次活动中看到各国的色彩。
开幕式后,此次展览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郑巨欣教授带领各位来宾参观展览。
记者了解到,此次“天染”当代设计艺术作品展入选了来自中国、美国、印度、德国、墨西哥、日本等近10个国家80余位艺术家的创作,参展作品共计100余件。
本次展览秉持染料取材于大自然的基本原则,围绕着“民族的色彩”这个创作主题,展品包括独立创意与古代作品复原等多形式、多维度的艺术表达,是民族色彩和天然染料充满活力的艺术交织与工艺创新尝试。参展作品从民族的色彩出发,而不限于传统的民族色彩观念,它让我们见证了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所确立起来的当代艺术立场、观念以及民族色彩的新身份和新语言。
“碎染织彩:公元5-14世纪织物残片的染料来源”学术展对馆藏公元5-14世纪纺织品文物残片进行染料鉴别,发现有西茜草、紫胶虫、亚美尼亚胭脂虫、红花、川黄檗、槐米、紫草、橡碗子、靛青等植物和动物染料近20种,不仅反映了当时染色工艺,而且结合织物纹样和组织结构,还可以推测这些纺织品的生产时间和地点。
此外,11月16日-18日,中国丝绸博物馆也将举办“天染”工坊,包括日本正仓院花毡工坊、喜马拉雅染色工坊、雕版印花、墙绘、植物热转印染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