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年一度的纺织学术盛宴,第十三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于11月10日-12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会议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苏州大学承办,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纺学面料产业研究院协办,并得到了东华大学、江南大学、青岛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支持。
自2011年首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至今已成为行业公认的高端学术交流、高层次创新人才表彰、优秀科研成果发布的产学研用跨界交流与合作的高效平台。本次年会设置了1个主会场、13个分会场,以及墙报展示区域。会议以“学产融合、成果赋能、引领发展”为主题,围绕纤维新材料与纺织清洁生产技术、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绿色纺织材料、先进丝绸材料及低碳制造、纺织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现代纺织加工技术、纺织前沿科学与技术、生态染整技术、纺织品时尚设计与绿色制造、高科技服装、低碳可持续与未来纺织工程科技、面向健康智能及可持续的纺织可穿戴科技等议题进行交流。会议颁发了2023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学术奖(纺织学术大奖、纺织学术(技术)带头人奖、“中复神鹰”纺织青年科技奖),发布了第24届陈维稷论文卓越行动计划以及2023年纺织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卓越行动计划遴选结果等。
在开幕式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伏广伟表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纺联”)的支持下,始终对标世界一流学会,聚焦新时代建设纺织科技强国和群团组织改革,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学会要肩负起神圣使命,勇敢地传递纺织学科的声音,壮大纺织学科的力量,组织及号召纺织科技工作者务必戮力同心,为纺织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沈明荣表示,苏州作为拥有“双面绣”特色的创新之城,始终在发挥苏州文化资源优势赋能纺织服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苏州大学的纺织丝绸学科依托区域文化和产业优势,经过11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形成了国内唯一涵盖纺织丝绸产业链相关环节的教学与研究体系。学科立足纺织科学与工程,突出丝绸学科特色,重视学科交叉融合,使传统纺织丝绸行业绽放出时代的全新光芒。
中国纺联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李陵申对于未来纺织科技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攻坚克难,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工程科技前沿,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二是坚持科技报国,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为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生态保护、民生改善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三是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做到守正扬清、求真务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为社会发展提供“正能量”。
随后举行了颁奖典礼。为促进纺织学术交流,重视基础研究,鼓励科技工作者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表彰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奉献精神,学会设立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技论文卓越行动计划,包含3个子项目:纺织博士学位论文、纺织硕士学位论文、陈维稷论文卓越行动计划。
2023年共有51篇论文入选或入围科技论文卓越行动计划,其中博士学位论文7篇,硕士学位论文14篇,第24届陈维稷论文30篇。
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学术奖颁奖环节,会议分别为2023纺织学术大奖,2023纺织学术(技术)带头人,2023“中复神鹰”纺织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颁奖。
2023纺织学术大奖
青岛大学研究员 夏延致
2023纺织学术带头人奖
东华大学教授 王宏志
天津工业大学教授 徐志伟
青岛大学教授 许长海
东华大学教授 张洁
苏州大学教授 张克勤
2023纺织技术带头人奖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徐纪刚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周立明
2023“中复神鹰”纺织青年科技奖
西安工程大学教授 樊威
青岛大学教授 田明伟
武汉纺织大学教授 夏治刚
“支持青年科技奖就是为培养致力于纺织科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为纺织科技做贡献。”作为“中复神鹰”纺织青年科技奖颁奖嘉宾,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副总陈秋飞表示,多年来,中复神鹰一直致力于碳纤维产业化的研发生产工作,每年投入2亿元用于科研。目前,中复神鹰正在为打造碳纤维产业链平台而努力。
“作为纺织科技工作者能获奖感到很自豪。”纺织学术大奖获得者夏延致表示,今后要继续努力,搞好传帮带,坚持科研特色,为纺织科技进步做出新贡献。
2023年,学会决定增选武汉纺织大学教授王栋、东华大学教授张瑞云为会士,决定新设立5个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研基地,2023年决定授予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作“学产融合 成果赋能 引领发展——以创新实践书写新型工业化中的锦绣篇章”主旨报告。他从五个方面阐述了行业如何把握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和内涵特征,以创新实践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塑造着新型工业化的新特征。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提升创新能力,讲好科技故事,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二是纺织行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就是要融入时代大势,立足中国实际,构建新的产业联系,围绕科技、时尚、绿色,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在新阶段,中国纺织工业创新的趋势方向:把握高端化、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创新趋势,推动有效实践。四是以全局观构建创新生态体系。除了关注行业本身的创新以外,需要以更宏阔的视角,了解全球全域的创新趋势和实践,从整体创新的角度来思考行业创新。五是起承转合,做好创新发展的锦绣文章。“起”要高远,加强问题导向的基础创新;“承”要顺滑,加强应用导向的技术创新;“转”要平阔,推进价值导向的成果转化;“合”要圆融,打造开放导向的创新生态。他希望大家担当作为、携手并进,以创新实践书写新型工业化中的锦绣篇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作题为“厚植关键根部技术,打造柔性电子强国”的主旨报告。
2022纺织学术大奖获得者东华大学教授覃小红作题为“纳米纤维跨尺度镶嵌纺功能纺织品研究进展”的主旨报告。
2022纺织学术大奖获得者武汉纺织大学教授王栋作题为“纤维基精密过滤分离材料的结构、制备与应用创新”主旨报告。
会议决定,第十四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将由安徽工程大学承办。苏州大学副校长沈明荣、安徽工程大学副校长凤权交接中国纺织学术年会承办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