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本周要闻
或高或低 标准监管机制难施其效
时间:2015-02-04 20:29:14      

    本报记者 颜春

    香港某贸易公司的采购经理前不久遇到个棘手的事情,他为国外客户挑选了一款珍珠纤维面料,却为如何证明面料中含有珍珠纤维成分犯了难。而且,国内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还不一定会被国际市场认可。

    谈到国内标准的现状,通常会听到两类截然不同的声音,一个是门槛过高,另一个是准入标准太低。总而言之,标准机制很难恰如其分地发挥监管作用。

    高门槛 企业背上额外负担

    高密细旦的轻薄型面料是近几年化纤产品的一大发展趋势,如锦纶20D面料,克重在35g∕㎡;还有锦纶15D面料,重量更轻,更为柔软,透视效果更好。与较厚型的锦纶面料相比,高密细旦产品的强力指标势必会相应降低。在与国内一家知名休闲装品牌采购总监探讨这个问题时,她无奈地表示,因为国家标准没有及时跟进,企业对于这类新产品也只能采用现行的高强力指标系数,虽然企业也明白这有些不合理,但面料强度若不达标,服装品牌企业也不敢贸然采用。

    此类现象在行业内并不少见,不管是面料企业还是下游采购商,明知道国内某些面料标准门槛过高,但出于稳妥考虑都不会擅自降低标准。他们或是选择强制执行,或是将不达标产品拒之门外,即便是这样,某些问题的出现还是难以避免。

    据了解,现阶段国内标准要求磨毛布湿摩擦牢度要达到3级以上。由于这个标准是国家前几年推出的强制性标准,所以一些国内品牌公司要求按照这个标准执行。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国内面料企业基本上是通过使用一些助剂或是采用涂层处理等办法硬性达到的,但这些做法通常会有一些负面作用。

    上海某印染助剂商说,从专业技术的角度看,就目前而言,这个标准在某些纤维或织物上不通过特殊处理根本无法实现,而通过化学助剂或涂层等特殊处理虽然能够达到湿摩擦牢度的要求,但是面料的手感、吸湿透气等性能会受到影响,实际生产中选择这种处理方法的企业并不多。而国际上也没有这种强制性要求,大多数情况下国际品牌会根据面料种类、颜色深浅设定不同的标准要求。比如浅色棉织物可能会要求湿摩擦牢度达到3~4级以上,而深色要求达到2~3级,而不是统一强制要求3级以上。

    实际情况也证明,标准高并不等于保险系数高,更不等于
产品品质高,相反会因为僵化缺少变通,让企业增加不必要的额外负担,同时也让标准丧失适用性和权威性。

    低准入 终端市场状况频发

    国内某女装品牌设计经理在一次采访中向记者谈到,企业某一季的产品选用了一种毛纺面料,面料检测结果显示起毛起球指标合格,但是做成成衣后,消费者在穿着过程中出现了起毛、起球现象,令企业处理起来非常棘手,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正是由于国内现行的某些标准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管作用,导致终端消费品出现不少问题。为了适应市场的实际需要,企业普遍会采用一些特殊的检测手段,各项指标高于现行标准。比如,在面料色牢度方面,很多企业都会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色牢度测试,很多时候都采用非标准方法,但确实很实用,这就对产品染整加工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之所以这么做,是由于国内消费者对产品色牢度要求较高,而外销产品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两者对产品色牢度的检测方法也不同。外销产品的色牢度测试一般采用国际通用标准进行测试。如出口美国的产品采用AATCC标准测试,水洗色牢度的检测温度大部分是40℃、60℃;但内销产品则更市场化、随机化。上海某纺织印染助剂商介绍说,内销产品的色牢度检测有时会采用行业内俗称的“撞白牢度”。企业检测人员通常拿一个杯子,加入一勺洗衣粉,把开水倒进去,浴比大致控制在1∶20左右,将一块白布与检测的有色布缝在一起,在电磁炉上煮几分钟,根据沾色或残液深浅进行判断。这种测试方法完全超过了我们正常家庭洗衣对色牢度的要求,实际上也比外销产品的要求高出很多,但确保了国内消费者的使用要求,因而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