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本周要闻
“老纺织”走马观花看青岛
时间:2015-02-04 23:54:44      
    □原纺织工业部技术装备司副司长 吴永升

    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本文作者参加了国资委纺织离退休干部局组织的青岛老纺织工业基地学习、考察活动。过去,北京到青岛的火车要走十几个小时,现在只要4.5个小时。虽然这次青岛之行来去只有5天,但是令参加考察活动的老专家们处处、事事都有新感受,引出诸多感慨与思考。本文作者在考察青纺联、喜盈门、青岛纺机三家企业后,由点到面,提出了值得全国纺织企业借鉴的发展方向。

    青岛,这座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在多年发展中又增添了不少新光环,其中少不了青岛纺织联合控股集团、喜盈门集团、青岛宏大纺织机械公司和青岛纺织机械股份公司等纺织企业在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大发展中作出的贡献。

    青纺联的新思路

    青岛纺织联合控股集团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特批成立的一个集科工贸于一体的集团公司,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中纺织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单位,并且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成长壮大。

    在科学发展、调整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青纺联按照科工贸一体化战略,结合地域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利用高新技术纤维,把多组分、差别化、功能性新型纺织工业原料的使用作为重点,发展特种、新颖和尖端纺织品,形成了纺纱、织造、染色、印花和后整理一条龙的生产能力,集纱、线、织物、服饰、家纺产品一条龙的产业链。目前,青纺联生产使用的新型纤维比重已占到生产总量的90%以上。

    在组织管理上,青纺联实行统一经营、集中管理、建立基地、分散生产的方针,发挥各自的优势,实行广泛联合。他们分别在外地建有四方产业园、胶州工业园、城阳产业园、台儿庄产业园以及新疆和非洲的原料生产基地,形成了精心组织、科学发展、上下串通、持续发展的企业集团。

    目前,青纺联除了传统纺织品以外,充分利用特种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生产麻、天丝、羊毛、羊绒、莫代尔、竹、蛋白、亚麻、腈纶以及空调纤维混纺交织而成的纺织、服装和家纺产品。产品琳琅满目,畅销国内外市场。

    大力发展特色、科技、健康纺织,使青纺联形成了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和品牌优势,也实现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企业步入良性发展阶段。“十一五”期间,集团总资产增长27.5%,销售收入增长91.6%,出口创汇增长104%,利润增长262%,职工平均工资年增长20.6%。可喜的是,节能减排和环保都完成了政府规定的指标,同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精梳纱、无结头纱和织机无梭化的比例都达到了100%。

    特色、科技、健康纺织品生产带来的是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形式。据了解,在青纺联生产的批次产品中,有几吨、几十吨的,最小批量只有5千克。面对这种形势,纺织机械工业生产如何适应个性化发展需求,值得思考。

    喜盈门的新系列

    “人人用毛巾,家家喜盈门。”喜盈门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产品占到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喜盈门集团是以生产毛巾起家的,集家纺产品和橡胶制品、包装材料等行业于一体、科工贸于一体的企业集团,总资产已达42亿元。

    毛巾本是普普通通的物品,喜盈门集团却把它做成了精品、系列产品,开发出抗菌保健系列毛巾、负离子远红外线系列毛巾、芳香睡眠系列毛巾和纳米抗菌系列毛巾等。同时,他们把家纺产品也做成新品牌、新系列,包括无捻提花毛巾被系列、竹粘纤维毛巾系列、提花割绒毛巾系列、无捻活性染料印花毛巾系列,以及婴幼儿用的干发巾套品等。

    这些系列产品怎么形成的?首先,靠科技支撑。这个集团不仅有一支科技团队,还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还建有不同类型的省级、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其次,靠技术过硬的团队。这支队伍既熟悉织造工艺,又能自如地运用、操作各种技术装备。目前,集团拥有高档剑杆织机、喷气织机、高档提花机、缝边机、染色机、印花机以及后整理设备1000多台(套)。

    针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新产品的研发、市场需求的变化,织造机械、染整机械如何服务生产、引领发展,生产适应发展和变化的个性、特性纺织机械产品,值得思考。

    青岛纺机的新气象

    青岛是我国纺织机械工业生产基地之一。笔者这次看到的是具有90年历史的、不断变迁的青岛宏大纺织机械公司和青岛纺织机械股份公司。

    走进生产车间,工人们都在精心地操作机床,生产不同的零件。车间干净的各条通道旁边,放着不同格式工位器具,整齐摆放着不同而且分类的零部件。组装后的零部件放在固定的工位器具上,准备流往下道工序。总装后的每一种部件、每一台机器都分别进行空车运转和整机试车,通过检测合格后再进行包装,进入成品库。同行者中不少参观过国外的同类型工厂,但看到眼前的场景纷纷说:“发达工业化国家的纺织机械企业也不过如此。”

    这些新气象怎么来的?靠科技的支撑。这些新产品靠的是自力更生和自主研发,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而得来的。当然,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这些新气象是怎么来的?靠的是“六S管理”。“六S管理”制度不能流于形式,企业里上下一股劲,坚持、坚持、再坚持。

    发展新型装备制造业,给纺织机械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在发展中如何做到“嘴里吃一个,手里拿一个,眼里盯一个,心里想一个”,有技术储备,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失时机用好发展机遇期?值得思考。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