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记者观察】谁才是你的“上帝”?
时间:2015-01-31 07:20:44      
    本报记者 韩竞

    还记得去年底水刺非织造布企业大叹原材料涨价就像坐上过山车,太快太猛,逼薄了卷材产销比和利润率。2011年上半年,从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发布的全行业经济运行分析看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虽然呈现平稳运行,但是,受原材料、用工及贷款等因素的影响,发展也面临着困难。

    如何才能价格稳定

    原料问题还在继续,但由于去年情形不尽相同。记者了解几家非织造布企业,以水刺法工艺为例,今年上半年,涤纶、粘胶短纤原料起伏波动较大,价格的不稳定因素直接影响到非织造布企业。前3月看涨、后3月渐跌,对于此番行情,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咏梅给记者的解释是,上游供货商的以往经验所致。

    2011年前3个月,延续去年底下游积极备货的利好行情,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根据经验判断,原材料厂家期望心理加重,均不采取落价。但其价格走高抑制了非织造企业采购预期,事实上有价无市。至4月开始,交易萎缩迫使上游价格松动,原材料厂家不再居高不下,也就引发一路跌价之势。至7月达最低点,无纺粘胶2万元/吨,无纺涤纶1.3万元/吨。

    原材料降价就可以有利于非织造企业吧?马咏梅回答记者--其实不然。原材料降价并不就好,因为产业链环环相扣,产业链上游跌价时,下游企业也会要求降低卷材价格,从而使本就利薄的企业更艰难。如果非织造企业不顺势降价就只能缩减产量和销售量;但如果企业选择降低卷材价格以保住目前的市场,那以后要想再把产品涨起来就难啰。

    业内都表示,无纺行业特别依赖原材料。因为纺织原料占了绝大比例,无纺原料本就比例小。但不可否认,无纺原料成本高于纺织原料,对上游企业来说,无纺原料可以在纺织行情不好的时候起到有力支撑。

    马咏梅表示,应该说国内企业完全可以生产质量稳定的无纺原料,并不比国外产品差得多,但是在进口与国产之间选择也就是价格因素。因此,她认为,对于非织造企业来讲,解决原材料问题,第一重要的是在质量控制良好的前提下维持价格稳定;至于是否渴望原料企业增加产能,是否希望多几家上游供应商,尚在其次。

    供货商缺少的无奈

    据了解,纺织粘胶在工艺上作相应调整即可以生产无纺粘胶,转变品种不是难事。

    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称得上国内粘胶行业的龙头企业,但其产量几乎全部在纺织用料。采访山东海龙纺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乐军时,他称,水刺布采用涤纶与粘胶混合配比,非织造企业都要考虑价格核算来定比例,比较大规模的涤纶品种,无纺粘胶的应用量小且不确定。所以,目前做好功能性差别化粘胶品种的研发是企业的主方向。

    北京东方大源非织造布有限公司(DDN)以采购印尼SPV公司的无纺粘胶为主,国内用过唐山三友的,涤纶品种有用仪征化纤的涤纶水刺专用料。DDN总经理冯光中讲,其缘由是国内可选择的企业较少,质量控制不够稳定,再加上DDN的订单常采用经过用户认证的企业的指定用料,一些没有达到要求或没有通过认证的原料企业则不能进入其采购行列。

    水刺非织造布采用粘胶短纤与涤纶短纤不同比例的混合配比。为追求湿巾柔软、吸水性好,可以采用100%粘胶短纤;随着观念转变,说到底也就是出于成本考虑,生产中逐渐增加涤纶短纤用量的比例,从涤纶/粘胶30/70,到50/50,甚至比例倒挂,涤纶/粘胶为70/30的也有。DDN的一位项目经理说这主要取决于目标市场消费群体的需求,现在有采用100%吸水性涤纶的品种仍可以迎合某一需求,但高质量的湿巾仍需粘胶短纤占一定比例。

    冯光中认为,就全球年产600万吨粘胶纤维的总量而言,只有5%用于无纺粘胶,在如此有限的产量下,再考虑上质量、价格等选择,供应商少真的让企业犯难。

    面对这一观点,有原料企业表示,虽然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具有潜力,蕴含市场前景,但从企业的实际调研中发现,纺织用领域并没有下降的明显趋势。因此,记者估计许多企业并没用规模转产无纺粘胶的打算。甚至像山东海龙,旗下还有一家水刺法非织造布的生产厂,公司也没有开发无纺用料,哪怕是自产自销。其水刺线同样靠购买原材料维持生产。这难道不奇怪?

    采购不畅的怪现象

    纺粘法非织造布95%以上使用聚丙烯PP切料。记者了解,由于聚丙烯是石化企业的常规产品,虽然也会受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有所波动,但国产聚丙烯质量可控且稳定,波动幅度亦不像粘胶品种那样激烈。

    然而,即使国产聚丙烯料的供货质量及产量都没有过多的缺点,但是许多有规模的纺粘法非织造企业还是会刻意避免在国内采购原材料,更倾向于选择与国际大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究其原因,业内人士讳言,中石油等国内石化企业非常"大牌",拥有强势的行业话语权,使得处于其下游的非织造企业没法与之合作。

    据企业反映,国有大型石化企业缺乏针对长期客户的优惠合作方式,其产品价格变化快,并实行先行结算,让非织造企业生"畏"。除此之外,这些石化企业往往不注重技术更新,曾有人戏言其"十年如一日",不能满足非织造企业产品创新的研发需求。

    山东俊富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该企业与美孚等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外方不仅能保证俊富高速生产设备的原料供应量,而且能够配合企业的新产品研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他也表示,企业只会根据情况通过经销商少量购买国产聚丙烯料。

    在非织造布供大于求的市场现状下,这一点对企业创新尤为重要。任何一家企业在保证基本产量的前提下,要想提高利润空间,增加经营所得,就须努力增加新品种比例。俊富每年都会根据用户意向开发特殊品种的纺粘非织造卷材。记者料想,这也正是俊富等企业的无奈之举。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