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两极分化特征加剧中国服装业“马太效应”想象力
时间:2015-01-31 10:20:44      

总编室策划执行

    当规模以上企业支撑的数据宽度变窄,为了真实了解行业全貌,目光逐渐移向占中国服装企业总数90%的中小企业自在情理之中。现实也的确告诉我们,总产值仅为全行业30%的中小企业群体,完成着份额高达74%的出口交货值,虽然这里面包含了大部分利润较微薄的出口加工,但仍以出口业务为主导优势的中国服装产业无法将其视为隐形。

    而在数据层面,规模以下企业的生存图景几乎处于无官方途径反映的隐形状态。东南沿海地区时不时冒出的“关停潮论”尽管有夸大事实之嫌,但也绝不是空穴来风。只不过因为数据缺失,透过现象去观察和分析难免产生不同的理解。

    发达国家在协助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不遗余力,如欧盟推出很多针对中小企业的平台项目,长期关注研究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也许我们自上而下地推行某种制度还稍欠火候,但从基础研究做起,法定监测中小企业经营数据却日益汇成主流声音。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各自应当担负的使命,以及两者如何在现有国情下形成牵引与互动,必然成为焦点。

    有业内人士将今年上半年服装行业运行态势用“三大谜团”来概括。首先,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等部门公布的行业数据一路飘红,但珠三角遇关停潮、三荒困扰行业发展等负面新闻却层出不穷;其次,中国品牌服装涨价几乎成了上半年主旋律,但价格上涨的高度和价格争论的热度成正比,显然消费者对所谓成本高企的涨价越来越不买账;再有,国际订单向东南亚转移来得似乎太突然,有的外贸公司甚至声称本企业50%的订单转走,总体来说至少原本属于我们的20%~30%的订单已经出逃。

    这里只要把“规上”和“规下”企业区别看待也就不难找到谜底所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实现28.89%、30.55%和42.22%的高增长,行业平均毛利率、利润率分别达到15.37%和5.36%,赢利能力稳步回升;而规模以下企业受困于市场低迷、产业资源匮乏、出口加工订单短缺和成本价格倒挂等导致的利润低下。

    随着国际市场补库行为的结束,国际订单迅速降低到金融危机发生前水平。内需受高通胀带来的连锁反应影响,上半年国内服装消费需求未因春节、五一等节日而升温,同样出现“价涨量平”现象。据统计,5月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金额同比增长21.15%,而数量同比下降1.33%,产品单价上涨20%以上。在棉价回落等作用下,服装企业通过涨价缓解成本压力的做法,已无法得到终端市场的接受。

    与需求相对应,上半年服装供给也呈趋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117.29亿件,同比增长12.51%;但规模以下企业受劳动力成本上升、银行贷款困难、订单不稳等因素影响,大量小企业被关停,生产数量锐减。

    两级分化特征加剧了人们对服装行业“马太效应”的想象,初步论断产业逐步走向集聚,集团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态势良好的大企业果然能担负起所谓的宏观责任,带领广大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步入健康良性的转型升级之路吗?

    以上半年最显眼的“涨价遇顶”和“订单出逃”为例,大企业在其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已被广泛质疑。大企业是否能率先通过规范定价机制、拓展国际渠道来突破内循环局限?是否能在现有网络庞大健全的基础上把生产组织的目光投向中西部地区?是否能把接近半数的自愿放弃的常规订单重新摆在作为产业基础的中小企业门口?

    揭开这一连串谜底,既是中国服装大企业从自身利益转向社会利益的宏观责任,也是看清中小企业正在经历怎样的困境并且如何受到长期关注与帮助的有效途径。

    数据一路高歌

    现实为何悲歌?

    中小企业作为产业基础

    将诞生未来行业领军者


    规模以上企业

    成为行业运行指标牵引动力

    国家统计局2011年统计口径发生变化,规模以上企业定义由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提高到2000万元以上,在统企业数量从2010年底的19143户减少到2011年6月的10899户,减少了43%。这些企业占全国服装企业总数量的10%左右,产值占到行业总产值的70%以上。

    山东为首东部5省产量增势平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117.29亿件,同比增长12.51%。其中梭织服装61.95亿件,针织服装55.35亿件,分别比2010年同期增长13.83%和11.07%。

     1~6月,我国服装产量前5名大省仍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福建省,5省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7.52%。而中部地区占比为13.98%,较2010年同期提高了2.91个百分点。和去年同期相比,东部5省同比增长9.38%;其中增幅最大为山东省,达12.19%,增幅最小为浙江省,仅为5.04%。中、西部地区增长势头更强劲,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2.11%和38.65%。内陆省份中,安徽、河南、湖北省均呈现良好增长势头,涨幅分别达到78.17%、75.46%和61.04%,而河北、湖南、上海市服装产量有不同幅度下降。

    行业发展、赢利及营运能力良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我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实现28.89%、30.55%和42.22%的高增长,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行业发展能力、赢利能力、营运能力各指标表现良好。行业平均毛利率、利润率分别达到15.37%和5.36%,总资产贡献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8.88%和11.79%,而三费比例同比下降4.15%。规模以上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增强,赢利能力持续回升。

    各项人均指标增幅普遍逐月回落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数同比增加8.33%,人均产值、人均主营业务收入和人均利润分别提高18.97%、20.51%和31.28%,人均效能显著提升。但各项人均指标增幅却普遍出现逐月回落,主要原因是生产和需求的暂时性收紧导致各项指标总值回落。

    规模以下企业

    受困于市场低迷和产业资源匮乏


    占行业企业总数量90%的规模以下企业的生产情况不及规模以上企业。中小企业在劳动力、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订单等产业资源争夺战中处于劣势,大量小企业被迫关停。总体来说,全行业生产与2010年基本持平。

    完成大部分利润较薄出口加工

    
   在供给、需求双双回归正常水平的情况下,行业经济运行也归于常态。规模以上大企业在产业资源相对丰富质优的情况下,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而中小企业则不同程度地受困于市场低迷和产业资源匮乏,出口加工行业普遍面临订单短缺和成本价格倒挂导致的利润低下。

    实际上中小企业对各种不利变化的耐受力相对较弱,在成本威逼和下游订单挤压下,资金链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有限的熟练工人、资金、地产等产业优质资源向大企业集聚。占企业总数量90%的中小企业是中国服装产业的基础,也会有一些未来的领军者从中诞生,或许行业应该将更多的关注目光投向它们。

    法定监测中小企业经营数据 

    
   发达国家在协助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不遗余力。比如欧盟推行的eBIZ-TCF项目就是协助加速信息化技术在实体产业的转化应用,为纺织&服装和鞋类行业的供应商、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的数据交换创造一种独特电子语言的计划,最终目标是改进和刺激电子商务的应用,出尽信息与通讯技术在该行业、企业经营中广泛使用,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型企业。

    我国不妨从中小企业基础研究做起,法定监测中小企业经营数据、建设共性技术攻关和推广平台、对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等,帮助中小企业群体健康良性发展。

    坚挺的价格

    为何会脆弱?

    国际化是大企业规避

    商业风险的必要途径


    内销金额增长

    得益于商品售价上涨拉动

    高通胀连锁反应降低终端买单意愿
 

    
   因高通胀带来的连锁反应,上半年国内服装消费需求并未因春节、五一等节日而升温。高居不下的通胀、紧缩的货币政策、疲软的股市和房产市场等看似与服装消费无直接关系的经济现象,从消费者意识和市场氛围的深层次影响着服装内需,消费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越来越高。尽管行业面临着各项成本不断上涨、波动的困难,但终端市场却没有为此“买单”的意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33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比上年同期减少1.4个百分点,比1~5月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39034亿元,同比增长23.7%;服装类商品零售额3727亿元,同比增长23.9%,占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9.55%,该项占比在2011年呈现出明显的下行趋势。全国服装零售总额约为7500亿元,与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基本同步。

    国际品牌推出价位更低二线品牌

    
   据中华商业信息中心统计,5月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金额同比增长22.22%,而数量同比仅增长0.86%,6月份,服装销售金额同比增长21.12%,数量同比增长1.23%,服装销售量增速比2010年同期大幅回落了14.24个百分点,服装价格的上涨直接带动了服装销售额的增加。而国际平价品牌对市场的冲击越来越大,曾叫嚣涨价的国际品牌最终非但没涨,反而顺势推出价位更低的二线品牌,使国内品牌一窝蜂涨价现象显得十分被动。 

    消费价格增长

    过多取决于出厂价格传递

    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止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全国服装类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回升至100.5;1~6月衣着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回升至101.0,6月单月衣着类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服装出厂价格也创历史新高,1~6月衣着类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2%,比2010年底提高5.2个百分点,6月单月衣着类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4%。服装价格上行势头强劲,符合行业普遍通过提价缓解成本上涨压力的事实。可以看到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止涨,消费价格上涨或因此乏力。

    对工业成本构成要素高度敏感

    
   尽管我国服装行业全面推进品牌战略,但在以工业为主导、以成本定价为主体模式的背景下,企业对于料(原材料)、工(用工)、费(生产销售费用)等工业成本构成中的几项要素高度敏感。2010年棉花价格暴涨,带动了化纤、丝、毛等原料价格的全线上涨,并在2011年传递到服装生产部门,导致上半年服装价格高涨。而市场终端的同期价格预期却随着棉价下跌而下降,两者落差使得多数品牌的“涨价”遭遇天花板。同时,这种价格与成本的关联也在反问中国服装品牌的定价机制和服装市场的价格规则。

    不成熟定价机制

    难以抵挡内循环系统变数

    中国服装品牌标价偏离正常轨道


    中国服装品牌商品的标价已经明显偏离正常轨道,中国的普通品牌标价与出厂价的比率超过10倍的比比皆是,而国际普通品牌的倍率基本为6。2010年棉价暴涨暴跌的是“区间”现象,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可预计常态,唯有商业成本,在稀缺的商业资源面前,激烈的资源争夺战无限度地扩展了商业价格的想象。

    一个企业的商业成本几乎是无法预测的,非规律性上涨逼众多品牌走上“高标价”道路。作为市场游戏规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价格规则的形成还有待时日。服装不是资源性产品,对原料价格的依附性更似若即若离的关系,服装的价格是品牌定位和竞争力的重要成分和直接体现,因此也是品牌企业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企业“闻风变价”会造成该品牌无长期规划的躁动印象。

    国际品牌通过全球配置分解压力

    
   国际大众品牌的价格长期来看是比较稳定的,长期看或有上升或下降趋势,但中短期内其定价不会因市场和生产要素的变化而“上蹿下跳”。

    国际品牌通过全球采购、全球分销来分解局部市场压力,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而中国品牌的产业链相对短而窄,往往局限在国内。国内经济、资源、市场的相互关联变化几乎是品牌唯一的指望,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化”不是风光作秀,而是品牌的生命力。尽管中国有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由此获得内生动力是我国比其他国家发展服装产业的绝对优势,但如果止步于此,那么这一优势不仅会因内循环的局限和各种因素的相互牵制而弱化,更可怕的是这一优势将被“循环系统”良好的国际品牌更好地分享。

    订单转向东南亚

    为何不是中西部?

    大企业有待于完善


    生产组织桥梁作用


    对新兴市场出口增幅大于传统市场 

    
   据海关统计,2011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658.23亿美元和138.34亿件,同比分别增长23.67%和2.55%。服装出口金额占纺织品出口金额的57.47%,较2010年底减少3.6个百分点。1~6月服装出口数量同比增幅较去年同期增幅减少11.68%,6月单月出口数量增幅仅为0.67%,月度出口数量增幅连续回落;而出口平均单价增幅则持续攀升,1~6月份同比增长21.17%,单月价格增幅更是连续4个月超过24%。

    上半年,我国对各大洲出口金额均呈两位数增长。亚洲依然是我国服装出口第一大洲,占出口总额的5.02%,较去年同期减少1.75%。其次是欧洲,同比增长30.51%,占出口总额的32.98%。第三是北美洲,出口额同比增长15.52%,占出口总额19.98%,较去年同期减少1.41%。我国对拉丁美洲出口大幅增长,增幅达71.36%,占出口总额的5.79%,较去年同期增加1.61%。

    上半年,中国内地对欧盟、美国、日本、中国香港服装出口金额持续增长,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 30.8%、15.34%、21.22%、5.31%。这些传统市场的出口金额为429.62亿美元,占全国服装总出口的65.27%,同比增加21.92%,拉动服装出口14.51个百分点。对拉丁美洲、非洲、东盟、俄罗斯这些新兴市场的出口总金额为103.63亿美元,占全国服装出口总额的15.74%,同比增长38.39%,拉动服装出口5.40个百分点,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幅度明显大于传统市场。

    产品结构调整的贡献低于直接涨价

    从出口数量增幅来看,我国对亚洲、非洲、北美洲出口数量不及去年,同比分别下降0.41%、10.17%和4.68%,对欧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出口数量上涨,同比分别为4.95%、40.18%和12.28%,对各大洲出口的价格增幅在13.96%~28.26%之间。位于中国内地出口数量前5位的国家/地区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中国香港和阿联酋,出口数量同比增幅分别为-4.71%、0.79%、17.80%、-11.43%和-3.43%,对该5个国家/地区出口的价格增幅在17.96%~26.64%之间。由于短期内产品结构调整不可能一步到位,也就是出口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来自出口产品结构调整的贡献低于直接涨价的贡献。

    “棉价”只是订单转移的导火索

    
    2010年棉价暴涨对服装终端的滞后效应已经显现,原料价格高企,供给收紧,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加快了我国服装出口价格优势的丧失。与此同时,东南亚竞争国发展加速,30%以上的工艺简单、附加值较低的中低端订单向中国周边国家转移。2011年下半年,随着棉价稳定,部分订单显现回流迹象,出口形势将优于上半年,但订单流失现象仍应引起全行业关注和思考。

    从表面上看,我国棉价大幅波动对价格链条的破坏是订单转移的元凶,然而棉价涨跌是全球性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也同样面临原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大环境,因此“棉价”只是一个本该爆发的问题的导火索。

    中国是全球贸易摩擦大户,尽管自2005年~2008年的纺织品特保结束后,欧美等我国服装产品的进口大国/地区没有对我国服装发起大的贸易摩擦案,但我国遭遇的来自全球的小摩擦从未间断。外商为了分散风险,也在着力培养中国以外的可靠供应商,如越南已经在NIKE等品牌运动鞋类产品的加工方面赶上并超越中国,接下来或许部分内衣、T恤等简单针织产品的加工将永久留在东南亚地区。

    中国需要有责任感的生产组织者

    
   比较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服装加工业的优劣势,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良好、能比较便利地借助东南沿海强大的产业链、交通等基础设施状况良好;东南亚国家拥有更加便宜的劳动力、较为优惠的产业政策、较少的贸易摩擦风险。两地也有诸多相似之处,都存在劳动生产率相对不高、自身产业链不健全、物流成本较高、高附加值产品加工能力有限等问题。

    中国目前不缺优异的加工商,但十分缺少优异的生产组织者,也就是订单与工厂之间的强大的桥梁网。东南亚的小国中,都会有一些大企业承担起生产组织者的作用,他们背靠国内产业,面向外商接洽订单,再分配给国内的中小企业。中国沿海地区的生产组织网其实已经非常庞大健全,但大企业基本上很少把生产组织的目光投向中西部地区,他们更加信赖和依赖已经稳固形成的东南沿海资源,培养新网络的意愿和投入都比较低。

    实际上,2011年内转移的订单中半数是我国企业自愿放弃。这些订单或许利润率比较低,但是价格不高的常规产品出口是出口产业的基础,这个基础的动摇或将撼动产业发展基础,一味追求所谓“高利润”、“高附加值”而忽视甚至放弃基础显然是短视的。中国服装大企业的目光要从自身利益转向社会利益,承担起更宏观、更重要的社会责任。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