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 >>  行业聚焦
中针协七届二次理事会瞄准绿色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1-12-15 10:06:30    来源:中国纺织报  

  本报讯 (记者 王丹阳)12月10日,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主办、辽源市人民政府承办,辽源袜业园区协办的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七届第二次理事会暨第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以“线上+线下”形式召开,线下会场设在吉林省辽源市。会议以“协同创新 共促发展”为主题,探讨针织行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交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在讲话中指出,今年以来,尽管行业面对着不断深化的百年变局和变幻复杂的形势,承受着成本上升、疫情反复、消费复苏波动等困难、压力和挑战,但是整个行业以强大的韧性,持续转变发展方式,聚焦产业本质,不断加快数字技术和产业的深度融合,转型、调整、创新都在不断深化。从今年前8月行业的经济运行数据可以看出,行业总体呈现良性运行,保持持续稳定的恢复性增长,效率和效益也不断提升。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也迎来了攀登全球时尚产业制高点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和全新的发展时期,需要全行业深刻认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变革的新方向、新特征和新逻辑,深刻认知新时代行业发展所面对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深刻认知在国家走向强盛的背景下,产业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陈大鹏强调,把责任赋予在产品和品牌之上,并根植到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和愿景中,成就有温度和伟大的企业,是新时代产业软实力构建的重要的体现。开创新格局,强国再出发。拥抱数字经济,重构新优势,以创新活力、人文精神和中华文化的力量,全面提升产业的技术价值、文化价值和软实力,打造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世界影响的时尚生态,走出中国时尚强国之路,诞生世界级的品牌群体,体现出对当代世界时尚发展的推动创造和贡献,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一定会实现的目标。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林云峰在作2021年度协会工作报告时说,在疫情局部反复、能耗双控趋严、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原材料和海运成本高企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下,我国针织行业创新求变,开拓进取,行业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对于今年协会工作,林云峰总结概括了五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二是以展促贸,助力行业内外双循环;三是趋势先导,引领行业时尚化发展;四是标准建设,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五是培新育才,加强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在分析针织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发展趋势时,林云峰谈到,一是全球价值链正面临深刻变革,针织行业要在效率和安全的平衡中强化布局,保障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二是数字经济正在重塑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从数字产业化到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三是绿色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全球性趋势,企业需要快速行动,制定科学的碳减排路线图。从当前的趋势来看,2022年行业将回归经济低速运行、转型升级持续深入的常态化复苏轨道。

  谈到2022年的工作任务,林云峰表示,中针协将以《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为引领,与广大会员企业共同开拓创新,继续做好春秋两季的2022 PH Value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yarnexpo 2022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和大湾区博览会,举办第七届“濮院杯”PH Value中国针织设计师大赛,召开第12届中国针织科技大会、中国针织印染高峰论坛,做精做强功能性针织产品、针织纱线、袜业等专业领域的流行趋势研究和发布,深入开展行业调研,大力推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特邀发布了两个主旨报告。东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企业管理系副教授田巍围绕气候变化、疫情防控下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系统分析了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病毒变异和疫情防控等对经济的影响,并对相关经济政策进行解读。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咨询事业部总监孟兵站分享了《“双碳”背景下纺织企业发展战略思考,并提出,面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趋势和力度空前的硬性约束,企业需要快速行动,制定科学的碳减排路线图,加快构建碳金竞争力,在未来市场占据主动性。

  会议通报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理事单位增补和调整情况,新增3家副会长单位,4家理事单位,11家会员单位。

  会议同期还举办了2021中国(辽源)棉袜品牌高质量发展交流论坛、中国棉袜品牌孵化基地授牌仪式和辽源袜业十大优秀品牌颁奖仪式。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