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让“隐形冠军”成为强链之基!“十四五”纺织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之路这样走
时间:2021-09-12 22:21:52    来源:中国纺织报  作者:席萍 王育楠

今年以来,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培育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000家“单项冠军”企业,力争到2025年,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更好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助力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这为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纺织行业带来了发展信心和动力。

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与科技发展部发布《“十四五”纺织行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十四五”纺织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出具体目标,明确七项重点任务,引领中小纺企创新成长。目前,我国纺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如何?这些小巨人企业对于整个行业的提质升级起到什么作用?对于制约纺织中小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新出台的《方案》将带来什么破解之道?为此,《中国纺织报》记者采访了参与制定《方案》的中国纺联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培育“专精特新”意义重大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培育三批共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培育的企业达11万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长期深耕细分领域,专业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从事细分市场10年以上的企业超过74%,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在97%以上,平均研发经费占营收比重超过7%,平均拥有有效专利超过50项。

在纺织行业,中小企业数量占绝大多数。谈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意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副主任、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副院长郭宏钧表示,中小企业在行业内占比超过90%以上,分布于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保持创造活力和发展韧性的重要力量做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的培育,对提高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对行业补链固链强链,构建现代化纺织产业经济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谈到培育工作的开展,郭宏钧介绍,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精神,结合行业发展实际,2019年上半年,中国纺联提出在行业内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入库工作,具体工作由中国纺联行业发展部牵头,协调组织各专业协会和有关单位开展。目前,纺织行业第一批9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经发布,第二批也已完成前期审核工作,近期即将发布。在工信部前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共有124家纺织相关企业列入名单,其中第一批11家,第二批36家,第三批77家。






这些“隐形冠军”不容小觑


大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技术、产品、管理、研发等方面处于行业先进水平,且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和亮点,因此也被喻为“隐形冠军”。据介绍,目前我国纺织行业推介培育的“专精特新”企业,其技术成果广泛分布在新型纤维材料、智能制造、创意设计、数字科技等纺织产业链诸多领域,弥补了我国纺织行业在一些领域发展的短板,极大提高了全社会对纺织行业“科技、时尚、绿色”新形象的认知。

例如,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方面,被列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宁波圣瑞思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专注于工业生产中的智能物料传送、仓储、分拣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应用于服装、家纺等缝制行业,产品既可以满足在生产、分拣、物流等局部自动化的需要,也可提供整厂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作为新三板挂牌企业,它正在用科技创新来提高纺织业的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已和多家纺织知名企业和品牌达成合作。在时尚科技方面,功能性穿戴是纺织业重点发展的领域,北京宇田相变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把相变调温微胶囊技术应用到服装中,可智能调节服装温度、平衡人体机能,目前也与部分家纺企业展开合作,用于床单和被罩产品。在绿色发展方面,江苏富之岛美安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植物染天然抗菌夏被,运用天然植物染色素,使产品既环保又安全,有效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此外,还有常州巨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特色产品阿里supET工业联网平台,连云港神鹰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性能碳纤维机械手臂,赛特环球的粗纺设备和自动化物流包装等一批优势中小企业,执着深耕在各个专业领域,技术成果整体水平较高,不仅极大增强了行业整体的技术实力,而且密切联系产业链上下游,充分发挥了补链固链强链作用。






加大力度实施梯度培育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行业转型创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在近日谈到中小纺企应该如何发挥“专精特新”优势时指出,要在四个层面发力。一是应专注核心业务,选准主业方向,集聚要素资源,提高专业化生产能力,然后逐步与大企业、大项目、产业链建立稳定的生产、供应、研发等专业化协作配套关系。二是要做好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以美誉度高、品质精良的产品和服务,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优势。三是利用特色资源,弘扬传统技艺和地域文化,采用独特的工艺、技术、配方或原料,研制生产具有地域特点、企业特色的产品。四是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符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郭宏钧告诉《中国纺织报》记者,为加快“专精特新”的发展,中国纺联相关部门正在以梯度格局加大培育力度。《方案》中提出了具体目标:到“十四五”末,纺织行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理念成为广泛共识和行动先导,一大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行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入库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家以上,力争纺织行业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达到300家,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30家,国内外主板、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30家。

郭宏钧谈到,下一步,中国纺联行业发展部将继续按照“持续、系统、深入、精准”的总体要求,引导政策对接、强化梯度培育、完善服务体系,协同汇聚各方资源,积极开拓创新,提升服务水平;着力建好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网络平台,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宣传发布、专项论坛、交流对接、专业展会、金融服务、供应链、大中小企融通发展、咨询等服务,逐步形成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与中国纺联相关行业服务工作形成合力,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