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服装 >>  行业聚焦
中纺绿纤:“我们的目标是国际一流”
时间:2020-11-30 11:58:39      

中纺绿纤莱赛尔纤维国产化的突破,让各应用领域都将目光转向了这种绿色材料,目前莱赛尔纤维在服装、家纺、卫生用纺织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十四五”将至,中纺绿纤已经在谋划未来的发展战略,公司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在全球完成100万吨莱赛尔纤维产能的布局。面对未来的竞争,中纺绿纤的目标是国际一流!

每年的北京时装周开幕大秀都格外吸引人们的目光,因为开幕秀一定是整个时装周的重磅发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品牌的演绎代表着当下服装时尚发展的趋势。

今年的开幕大秀则由通用新材·中纺绿纤担纲。9月15日,北京首钢园三高炉内,随着现场象征着自然生命的两片叶子缓缓升起,模特们身着华服鱼贯而出,由中国“金顶奖”时装设计师张肇达、艺术设计师张凯惠共同创作,用绿纤®Lyocell纤维制成的高级时装精彩亮相。首钢三高炉粗犷的建筑风格,与绿色时尚的完美融合,给现场嘉宾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这场发布会还吸引了业内众多大咖到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以及来自山东魏桥、无锡一棉等行业最为知名企业的领导都来为通用新材·中纺绿纤站台。孙瑞哲对绿纤®的评价是:“绿纤®展现了美好未来,是以科技为绿色、时尚赋能的重要突破。”朱美芳则称:“绿纤®对提升我国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的科技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绿纤®品牌的发布,引起时尚界极大关注。

01

18年磨一剑,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莱赛尔问世

一根细细的纤维何以引起业界关注?这还要从22年前说起。

作为中国纺织行业的“国家队”,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始终肩负着前沿技术开发的重任。中纺院的技术人员曾多次研讨行业的发展方向,纺织用纤维主要由合成纤维、天然纤维和再生纤维组成,然而它们都面临着各自的问题。合成纤维基本以石油为原料,石油作为一次性资源耗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此,必须寻找可再生的替代原料;同时,合成纤维的不可降解性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棉花作为天然纤维存在着与粮争地的问题,其产量只能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以粘胶为代表的再生纤维以可再生的木材、竹子等为原料,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但加工过程中废气、废水对环境的影响严重限制了粘胶行业的发展。一方面是现有各类纤维遭遇了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却是刚性的需求,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纤维的需求量必定会不断增加,因此,开发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和无污染的加工工艺制备而成的绿色纤维成了我们唯一的选择。1998年,在时任院长贾路桥带领下的中纺院,开始了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Lyocell莱赛尔纤维)相关的技术和设备研究。

1999年随着国家科研机构转制政策的启动,中纺院作为12个重点院所之一,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型企业。转制的过程是痛苦的,这意味着从国家拨款的事业单位,变成了要自负盈亏的企业。“1998—2005年也是中纺院最困难的一段时间,院里利用仅有的经费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的小试,后因经费问题不得不中止。”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小雄对那段时光记忆犹新。

由于莱赛尔纤维的制备采用的是物理溶解纺丝法,需要特殊的条件和特殊的工艺,技术难度极大,但其环保无污染,这也是兰精公司能长期垄断市场的原因。业内也有不少人并不看好中纺院这个项目,认为风险极大。但中纺院作为我国纺织科研实力最强的科研机构,有着一定要突破“卡脖子”难题的信念,既然定下目标,就要卧薪尝胆去尝试。

2005年,在时任院长赵强的带领下,中纺院走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并再次集结力量,启动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国产化工程技术的研发工作。为有效降低和规避风险,中纺院集中了院内包括研发中心、中丽制机公司、聚友化工公司等在工艺研究、设备开发、工程设计各方面的技术力量,组成了一支由原副院长赵庆章、原副总工程师孙玉山领衔,包括徐鸣风、骆强、徐纪刚、郑弢、蔡剑、张彩霞、金云峰等中青年技术骨干在内的40余人的科研队伍。此后3年多的时间里,科研人员们蹲现场、做实验,查问题、找症结,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终于在2008年9月完成了项目的小试研究工作。

2009年,中纺院与国内粘胶行业龙头企业新乡化纤实现合作,在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后,2012年千吨线成功打通。千吨线建设过程中对工艺、设备进行了大量改进,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数据,为接下来的万吨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要实现莱赛尔纤维国产化,必须要做到万吨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产业化!实际上,这已经到了决定成败的关键阶段,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全力以赴,曙光或许就在前面。

2012年12月,中纺院启动了1.5万吨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产业化项目,这是一段更为艰辛的攻关之路,中试结果在工程放大过程中仍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每成功地前进一步都要经历反复论证和大量的试验验证。2013年4月,中纺院为此项目专门成立了“绿色纤维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简称“绿纤中心”),负责该项目的工艺、设备、自控、工程化研究和设计。绿纤中心集中了院内在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研究方面的专业人员,并通过社会公开招聘,形成了一支在工艺研究、电气自控、设备开发、工程设计、工程建设等方面的优秀技术力量。孙玉山担任首席专家,赵庆章为首席顾问,庄小雄为主任,徐鸣风为常务副主任,徐纪刚、迟克栋为副主任,并逐步培养了蔡剑、程春祖、白瑛、李克元、安康等一批年轻的骨干技术人员,为1.5万吨项目做好了人才储备,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装备、工艺上的关键技术一个个被突破,至关重要的溶剂回收难题被解决,莱赛尔纤维未来的产业运作也已提上日程,2015年,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应运而生。

2016年12月23日,这个日子对于中纺院的科技人员来说终生难忘。从生产线装备到生产工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产化中纺绿纤1.5万吨莱赛尔纤维生产线一次性开车成功,引起行业轰动。这是中纺院18年磨一剑所取得的硕果,也意味着中国纺织行业在纺织原料领域迎来一场巨大的革命。

随着市场需求和中纺绿纤产能的逐步释放,目前,中纺绿纤莱赛尔纤维年产能已达到9万吨。

谈起莱赛尔纤维项目成功的经验,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剑至今还感慨万千:“这是中纺院三任领导和科研人员不懈努力的结果,成功的经验就是执着和坚持。”

02

定位国际一流,走品牌化之路

莱赛尔纤维实现产业化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开拓市场,同时还要让这个新产业有序发展,“品牌化”是必由之路。

起名字,成了品牌化的第一步。这个饱含着几代科技工作者心血的纤维一定要有个响亮的中文品牌。结合莱赛尔纤维绿色环保、容易降解的特点,最终“绿纤”成为中纺绿纤莱赛尔纤维的中文品牌——只有它最能反映纤维的特点,并且通俗易懂,便于消费者接受。

中纺绿纤莱赛尔纤维国产化的突破,让各应用领域都将目光转向了这种绿色材料,莱赛尔纤维在服装、家纺、卫生用纺织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何才能迅速开拓市场?中纺绿纤决定开辟一条全新的市场拓展之路——从消费端做起。

绿纤®这一科技生态纤维的开发生动诠释了科技创新为品牌和绿色赋能的引领作用。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面对极度紧缺的防疫用品需求,中纺绿纤公司第一时间响应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及中纺院的统一部署,协调联动内外资源,以科技优势竭力解决“卡脖子”的核心关键问题。中纺绿纤将消毒湿巾开发作为主要的抗“疫”产品,公司以最快速度完成了全方位的产品设计、制作和渠道投放、开拓工作。最终,绿纤®卫赛尔卫生湿巾确定以75%医用酒精作为消毒液,每一片湿巾高达3.9倍保液能力,远超国家标准的1.7倍,可以吸收更多酒精,使杀菌更长效。该产品在保持了湿巾擦拭强度的同时拥有棉一般的舒适手感,并且使用后可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独特的性能,让绿纤®卫赛尔卫生湿巾在市场上大受欢迎,该产品在京东商城投放后,迅速成为该品类销量第一,一时之间绿纤®声名鹊起。

如今,中纺绿纤的合作伙伴遍及产业链各个环节,而且都是各领域的佼佼者,山东华源、无锡一棉、山东魏桥、浙江中纺等纺纱、印染大牌企业都将产品升级换代的希望寄托于中纺绿纤。在服装领域,中纺绿纤与国内最知名的时装设计师张肇达合作,也就有了本文开始叙述的那场时尚大秀。刘剑告诉记者,为了让新型纤维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除了绿纤京东自营旗舰店和微信商城—“绿纤生活”之外,中纺绿纤还正在与国家级电商平台合作,利用权威直播带货平台,让消费者更好地享受新型纤维带来的舒适感。

行业即将进入“十四五”时期,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正确立新的发展定位,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绿纤®这一科技生态纤维的开发生动诠释了科技创新为品牌和绿色赋能的引领作用。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在多个场合倡导的行业品牌战略就是要践行“大师、大牌、大事”,而中纺绿纤莱赛尔纤维的横空出世,正与这一战略高度融合。

“十四五”将至,中纺绿纤已经在谋划未来的发展战略,公司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在全球完成100万吨莱赛尔纤维产能的布局。面对未来的竞争,中纺绿纤的目标是国际一流!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