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本周要闻
今年减税“大餐”更加丰盛
时间:2019-03-11 14:03:32    来源:中国纺织报  

  本报讯 3月7日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财政部部长刘昆,副部长刘伟就“财税改革和财政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去年,我国减税降费规模约为1.3万亿元,今年我国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和更明显的降费。在这道减税“大餐”中,“主菜”又是什么?

  深化增值税改革是今年“主菜”

  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持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着力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来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去年,在落实好年初既定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年中又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时出台新的举措,全年减负约1.3万亿元,这对于降低企业负担、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财政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精心组织,不折不扣地落实。

  减税降费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是宏观政策支持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的重大举措,具有一举多得的效果。财政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实打实、硬碰硬,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在减税方面,今年除了实施年初已经明确的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以及全面落实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外,还将进一步深化增值税改革。深化增值税改革是今年减税降费的核心内容,深化增值税改革是今年减税降费的核心内容,也就是“主菜”。一方面,注重突出普惠性,将制造业等企业现行16%的税率降到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到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虽然保持6%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对适用6%这档税率的一些行业,会采取加计扣除的方式,让他们的税负只减不增。另一方面,将注重与税制改革相衔接。关心增值税改革的朋友都知道,从2017年7月1日增值税税率由17%、13%、11%、6%四档简并到17%、11%、6%三档之后,2018年5月1日起又下调至16%、10%、6%三档,这次又进一步调整到13%、9%、6%三档,将有利于继续推进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

  在降费方面,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到16%。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提高稳岗和社保补贴力度。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继续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使社保基金可持续,企业与职工同受益。

  财税政策从四方面支持中小企业

  财政部副部长刘伟表示,《政府工作报告》里有一句话非常重要,就是把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我国90%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所以,关注、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对实现“六稳”,特别是稳就业、稳预期十分重要,因为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去年财政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财政着力的重点,今年仍会“加力”。

  第一,减税降费。对中小企业而言,除了增值税降率外,年初已经出台了几项政策。首先,是把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进行了调整。比如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以前工业企业资产总额3000万,其他企业1000万,现在统一到5000万以下的都可以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人数方面,工业企业过去是100人,其他企业80人,现在统一认定为300人以下。应纳税所得额,过去是100万以下,现在统一提到300万以下,这覆盖了1798万户企业。调整后,加大了所得税的优惠力度,这种税收优惠是普惠性的。其次,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起征点,原来是3万,现在提到10万。在这些政策的同时,还规定地方可以把现在6项地方税种减半征收。进一步拓展初创科技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适用范围,能够扩大尽量扩大。

  第二,在减税降费这些措施以外,就是推动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一是安排了100亿资金用于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二是提高贷款额度上限,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过去是10万,现在提到15万,小微企业的创业担保贷款过去是200万,现在提到300万。另外,降低贷款申请条件、放宽担保贴息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尽可能往小微企业创业方面去积极投入信贷。

  第三,运用好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比如,通过办法调整,规定政府部门采购预算中,至少留30%的额度面向中小企业。

  第四,财政部将继续安排相应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双创”升级,主要是继续安排资金来支持各类“双创”载体,让他们的专业化程度、精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为各地小企业发展提供服务平台。(宗文)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