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化纤行业有望筑底企稳——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
时间:2023-02-02 11:24:03    来源:中国纺织报  作者:张贵东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国化纤行业整体运行情况如何?行业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国化纤行业应该如何把握机遇,全力以赴谋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纺织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他对2022年我国化纤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回顾,并展望了2023年行业发展的趋势与机会。

  

出口增长彰显韧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11月,我国化纤产量为6177万吨,同比微降0.1%;化纤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加6.4%,但利润总额同比减少65.05%;营收利润率为2.13%,较2021年下降4个百分点。化纤贡献利润占纺织行业总利润的12.5%。

“2022年对于化纤企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因素影响,化纤行业承压运行。受疫情反复影响,国内外供应链运转和企业复工复产不确定性增大,给化纤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很大阻力。原油价格高位大幅波动也严重拖累了化纤市场。同时,下游需求持续低迷。”陈新伟说,“总体来看,化纤行业2022年的生产经营形势严峻,行业‘增收不增利’。”

陈新伟强调,2022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放缓态势。影响化纤行业运行的最核心因素,仍是需求不足。从化纤下游主要行业的开机率来看,普遍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以江浙地区织造行业的开机率为例,3月平均开工率为70%,较上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4-8月的月平均开工率均在60%以下,9、10月的月平均开工率回升至70%左右;但10月下旬以来呈现下降趋势,年底前的开工率在40%左右。

不过,陈新伟指出,2022年我国化纤行业依然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韧性,尤其是在碳纤维行业运行、绿色纤维品种发展、行业出口等几个方面,都呈现出了亮点。

“国内碳纤维行业依然保持高景气度,市场需求保持增加,产能规模快速增长,生产线基本满负荷运行,多个新项目争分夺秒赶工期。”陈新伟说,根据重点企业反馈,全年来看,企业的主营收入、净利润均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2022年,预计国产碳纤维全行业仍可实现整体盈利。

同时,在新发展理念和“双碳”目标的指引下,生物基纤维产业规模保持了较快增长,比如聚乳酸纤维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受到更多关注;莱赛尔纤维产业发展态势明显转好。陈新伟表示,差异化、功能化纤维的研发步伐也在加速,那些产品开发做得好、品牌做得好、国际化程度高的大企业相对来说效益较好,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更小。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我国化纤产品出口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22年1-11月,化纤主要产品合计出口量同比增加9.44%,比“十三五”(2015年)以来年均7.33%的增速提升2.11个百分点。其中,腈纶出口量强势增长,1-11月同比增加203.75%;聚酯瓶片出口也表现亮眼,继2021年出口量同比增长36%之后,2022年1-11月的出口量继续大幅增长42.99%,俄罗斯、菲律宾、土耳其、阿尔及利亚和秘鲁为前五大出口市场。

“2022年,我国化纤产品出口增长,反映出国际市场需求增加,以及我国化纤产品竞争力的提高。”陈新伟强调。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22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两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要求,化纤行业要在“十四五”时期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设化纤强国。在高端化发面要求,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行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高性能纤维研发制造能力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在智能化方面,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80%。在绿色化方面,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绿色纤维占比提高到25%以上,生物基化学纤维和可降解纤维材料产量年均增长20%以上,废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规模进一步发展,行业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

“这是国家部委自2006年‘十一五’以来,连续第四次以国家产业政策形式出台推动化纤工业发展的规划或指导意见。”陈新伟说,“此次《指导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大力推进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必将对我国化纤工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科技创新方面,2022年,化纤行业一批科技成果获评行业科学技术奖和国家专利奖。

陈新伟介绍,神马实业、中纺院等单位联合完成的“高强聚酰胺66工业丝连续聚合多头直纺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潍坊欣龙、青岛大学等完成的“基于10万吨级生产线无机/有机复合阻燃纤维素纤维技术集成研究”等5个项目获评“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唐山三友承担的“高效低耗莱赛尔纤维生产技术及产品开发”,中纺院、浙江金彩等完成的“铜系抗菌防霉驱螨纤维工业化技术开发及应用”等8个项目获评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仪征化纤完成的“超高模量对位芳纶制备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南通大学、新凤鸣等公司完成的“基于纳米分散技术原液着色抗菌抗病毒多功能聚酯纤维开发与产业化”项目获评“纺织之光”科技发明二等奖等。

化纤行业在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陈新伟介绍,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聚酯龙头企业建立了“PTA—聚酯—纺丝—贸易”的聚酯纤维全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研发了数据驱动的纤维高效生产全流程智能管控技术,实现了规模化、柔性化、绿色化生产,以及高效的精细化管理。

在高性能纤维技术方面,企业研发了干法纺PAN基碳纤维原丝制备关键技术,丰富了我国聚丙烯腈基(PAN基)碳纤维原丝制备工艺路线。48K以上大丝束碳纤维,高强型、高模型对位芳纶,超高强型、耐切割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关键技术及装备也实现了突破,进一步提升了国产高性能纤维生产应用水平,以及关键装备自主保障。

行业在绿色发展方面不乏亮点。

陈新伟介绍,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商务部等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鼓励纺织企业优先使用绿色纤维原料,加强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建设;引导支持纺织企业特别是品牌企业使用再生纤维及制品,提高再生纤维的替代使用比例,促进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利用。

得益于绿色发展,新凤鸣、海利环保获评了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芮邦·中国纤维零碳行动2022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STCP)在线发布,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认证平台。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绿色发展联盟(CV联盟)的成员企业赛得利、三友化纤、丝丽雅等都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积极践行“双碳”战略。绿色纤维认证工作继续推进,目前,绿色纤维及制品认证企业达40家。

“全行业注重研发和新技术推动,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不断迈进。”陈新伟说。

  

巩固提升竞争优势

  

化纤工业是纺织产业链稳定发展和持续创新的核心支撑,是国际竞争优势产业,也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发展阶段,行业应该把握住哪些发展重点,全力以赴谋求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陈新伟说,化纤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频共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

“新的一年,化纤行业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陈新伟指出:一是要提升产业链创新发展水平,如筑牢创新基础、加强区域布局、培育领航企业;二是要推动纤维新材料高端化发展,如提高常规纤维附加值、提升高性能纤维生产应用水平、加快生物基化学纤维和可降解纤维材料发展;三是要加快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如加强智能装备研发应用、开展智能工厂建设、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四是要实现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如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建设,推进节能低碳发展、提高循环利用水平,扩大绿色纤维生产,构建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五是要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如优化供给结构、强化标准支撑、推进品牌建设等。增加优质产品供给,优化高性能纤维生产应用体系,培育纤维知名品牌,拓展纤维应用领域,从原料端引领纺织价值提升,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陈新伟强调,在企业层面,一要关注环境变化和政策走势,制定应对策略和有效的竞争策略;二要练好内功,增强自身发展韧性;三要做好绿色低碳转型,如围绕节能降耗、国家“双碳”战略做文章,降本增效;四要加快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五要在产品创新上积极寻求突破和调整,提高产品附加值;六要全面提升生产管理水平,打造高效敏捷的运转能力,助力降本增效;七要着眼长远,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也为化纤企业发展注入了信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会议明确,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排在首位,并强调要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等,这都为民营企业家注入了强大发展信心。”陈新伟谈道,化纤行业中民营企业产能已占全行业的80%以上,这些政策将有利于化纤行业实现平稳发展。

谈及2023年的行业运行情况,陈新伟认为:“短期内,化纤行业和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但行业发展韧性足,预计2023年行业有望筑底企稳。”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化纤行业要继续贯彻落实好《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迈进。我国化纤行业要坚定信心,巩固优势,勇于担当,增强发展韧性,进一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陈新伟说。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