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内容引起纺织业界关注 粤港澳大湾区的机会在哪里?
时间:2019-03-01 10:48:06    来源:中国纺织报  作者:席萍 张贵东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一经公布,即在纺织行业内引起高度关注。《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重点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等要求。如何搭上这辆政策快车,整合资源、促进纺织业转型升级发展?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粤港两地的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纺织高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等,这些业界人士围绕着大湾区的发展建设,从各自角度谈了对产业发展的观点和建议。


  粤港协同发展效应提升


  香港制衣业总商会会长、真维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勋在接受《中国纺织报》记者采访时谈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为粤港两地加强产学研对接无疑带来更直接的推动,对纺织行业来讲是一个利好。在《规划纲要》发布之前,香港制衣业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推动研发工作,比如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的研发能力很强,但由于有些研发工作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因此在成果的推广使用上受到一定的局限。香港在时尚界具有很强的原创设计能力,现在有了粤港澳大湾区,可以打破过去的界限,今后香港与内地在科研成果的互通互享,在产品的设计、营销等领域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方面,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促进大湾区纺织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他还谈到,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内纺织行业发展的共识,业界十分关注如何能够提高效率。在这方面,粤港两地可以根据各自产业发展的需求,“用自己的所长补别人的所需”,在更宽的领域进行交流合作,促进纺织产业更好地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继纽约、东京、旧金山世界三大湾区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大湾区,必将对国内科技研发实力的提升,促进粤港澳地区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带来新的驱动力。




  科研与人才培养得到更强支撑


  《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加强基础研究等。香港理工大学智能可穿戴研发中心主任、纺织服装学系教授陶肖明表示,从纺织产业发展的背景来看,将带来几个方面的改变。一是未来粤港澳将成为一个创新的共同体。香港地域有限,纺织服装业以前集中体现在较为传统的产业模式,而粤港澳大湾区将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更宽广的科研平台。二是纺织传统产业向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的特征将更为突出。三是通过加强基础研究,会为纺织产业发展带来长远的发展动力,使科研成为引领产业和社会发展的最根本推动力量。


  她表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了目前,要从“跟跑”逐步发展到“引领”阶段,就一定要有扎实的基础研究和人才投入。大湾区的建设对人才有大量的需求,现在香港特区政府和深圳、广东等地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是一个好现象,大湾区的建设将对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此外,大湾区的规划将使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的科技创新体系中去,使香港的科研力量能够参与到国家的重点科研专项中去,对香港来说是一个很难得的机遇,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协同创新作用。


  《规划纲要》还提出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对此陶肖明教授认为,健康、生物医疗、网络互联等智能设备系统的发展,将是纺织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香港理工大学的博士生已将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纺织技术相融合,将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的科研成果在珠海、深圳两地进行产业化,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智能可穿戴系统已实现了1000多万元的销售额。香港理工大学将不断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成果的市场化转化。此外,香港理工大学智能可穿戴研发中心正在研制智能可穿戴能源系统,通过从人体动作和周围环境中吸取、转换、存储能量,供给智能可穿戴纺织品。具有广谱抗菌、除菌功能的PHVB纤维也将在今年3月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上展出。这些与医疗、运动等相关的前沿纺织科研项目,通过跨界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在大湾区的规划中将得到更快地发展。


  广东纺织要做“时尚湾区”


2017年起,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接力珠三角地方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实际就是珠三角城市群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惠州、中山、江门、肇庆9地市加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总面积56500平方公里,2016GDP1.4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2.12万美元。这些地区是我国改革程度最深、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未来,通过硬件上的互联互通和软件上的对接融合,这里将诞生一个国际一流的湾区,形成世界级城市群。


  广东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环,2018年广东服装业发展环境面临新变化,从国际贸易摩擦到国内经济调整,从消费增长放缓到综合成本提高,从产业要素变化到竞争格局重组,都经受了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大湾区的建设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成为当地纺织服装企业们高度关注的课题。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卜晓强在接受《中国纺织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时尚产业联盟”,广东传统的服装产业进一步扩大到更大范围,而且专门推出的“粤港澳时装周”为广东乃至整个大湾区的时尚产业发展搭建了新平台。此次《规划纲要》的颁布,广东除了要在此基础上对当地产业进行重新的定位,还要建立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引导企业和集群向新的发展模式进行转型升级。


  卜晓强以为广州为例,介绍了其发展情况。商贸是广州的强项,在越秀区的流花商圈内聚集了数10家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以往,这些专业市场从事的大多是服装服饰批发,经营模式单一,不能适应未来大时尚的发展模式。如今,广东通过打造广东时装周、红棉国际时装周、流花服装节、广东国际时尚艺术研究院以及粤港澳时装周,通过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以红棉国际时装城为代表的专业市场,已经华丽蜕变为国际前沿的时尚商贸平台,有力推动了服装流通业向国际化方向迈进。“广东时尚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步伐,不仅密切呼应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推出,而且也展示了其在行业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独特的前瞻性。”卜晓强说。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