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纺机 >>  最新资讯
预见2019·企业家心声 | 长岭纺电雷涛:精品支撑跨越发展
时间:2019-02-19 10:47:57    来源:中国纺织报  

“2018年,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岭纺电”)喷气织机全年的的产值、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均比去年增长50%,四川、河北等市场首次实现批量销售,产品在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方面的技术优势越来越得到用户的首肯。”谈到企业去年的经营情况,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涛向《中国纺织报》记者介绍说。



在竞争激烈的喷气织机市场逐渐站稳脚跟的同时,在有着40年研发、生产经验的纺织电子仪器设备领域,长岭纺电也继续深耕。2018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上,长岭纺电展出的电子仪器产品涵盖纱线实验室仪器、棉纤维检测仪器、数字电子清纱器、化纤长丝实验室仪器、织物实验室仪器等,首次亮相的新产品有CT500T条粗条干均匀度测试仪、YG063E单纱强力仪、YG156N全自动捻度仪、精锐37电子清纱器等。此外,长岭纺电还推出了CS808E棉花异纤清除机、BS自动理管理机、FS220自动验布机等多款新设备。



改革开放四十年,长岭纺电实现了从单一主导产品向多品种、多类型、高科技的跨越。长岭纺电的多款新产品为什么能畅销?下一步又将如何布局谋篇?雷涛就以上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解答。


喷气织机站稳脚跟


长岭纺电依托军工企业的机械产品加工制造实力,充分发挥多年从事纺织电子设备研发生产的潜力和喷气织机电控箱的优势,整合各种织机的特点,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积极开发具有独特技术优势的高水平喷气织机。目前我们的自动除断纬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三代。”谈到研发喷气织机的初衷,雷涛说。



据介绍,早在1985年,长岭纺电公司承担了国家“两机”重点项目中喷气织机电控箱项目,他们按照“独立自主、安全可靠、超前设计”的国产化设计原则全面进行了喷气织机电气控制设备的国产化方案实施。近30年的时间,共推出六代喷气织机电控产品,装备了国内近万台喷气织机,拥有国家专利技术8项并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成为国内唯一大批量成功配套各种喷气织机的电控箱专业生产厂家。


2008年长岭纺电推出首台CA082喷气织机,进军主机领域。这几年,长岭纺电根据市场的需求,充分发挥多年从事纺织电子设备研发生产的潜力和喷气织机电控箱的优势,整合各种织机的特点,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积极开发具有独特技术优势的高水平喷气织机。


他们先后在“八喷多臂喷气织机”、“新型数字化节能高速喷气织机”、“喷气织机探纬单元技术改进”、“可调边撑得系列化设计”“喷气织机ZTA气动折入边装置”“自动纬纱修补装置”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进,既扩大了长岭喷气织机的应用范围,也使产品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目前其喷气织机主要包括CA082、CA182两大系列。其中,CA082八色喷气织机开创性地运用了八色智能引纬算法设计,依托强大的FPGA硬件资源,能对高频电磁组实现精确控制,实现高效引纬,低气流消耗,高效节能,且品种适应性强,智能化水平高。CA182喷气织机则采用国际先进的光、机、电、气一体化技术模块化设计,融入了具有知识产权的多项专利技术,包括坚固稳定的机架和强化设计的传动系统、优化设计的平衡打纬系统以及丰富可选的功能配置,实现了低能耗、高效率、高质量和广泛的品种适应性,尤其在节省能源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优化设计,引纬系统的智能化控制使耗气量大大降低。

目前,长岭纺电喷气织机已为用户所认可。“除我们周边陕西本省的纺织企业之外,江苏、湖北、河北、四川、安徽等省很多企业也是我们喷气织机的用户。江苏市场的用户企业主要生产高端色织布,因此对喷气织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主要采购6喷、8喷的色织喷气织机。”雷涛介绍说。

在销量提升的同时,长岭纺电的喷气织机业务发展也更加健康。雷涛表示,针对喷气织机市场赊销严重的情况,2018年长岭纺电提高了客户首付款比例,公司喷气织机板块的毛利率也由负转正。 


军工优势精品频出


长岭纺电前身国营长岭机器厂建成于1957年,我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国家大型军工电子骨干企业。上世纪80年代初,适应改革发展战略,走保军转民的道路,经过艰难的探索,开始涉足纺织电子领域,走出了军转民的第一步。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长岭纺电依托军工技术和优势开发的纺织电子产品,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生产规模、品种产销量均为行业领先,电子清纱器、条干均匀度测试仪、纱疵分级仪、纱线毛羽测试仪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自主研制生产的国产的XJ128快速棉纤维性能测试仪列入我国棉花体制改革公证检验仪器装备,批量装备全国棉花仪器化公正检验实验室,为今后我国棉花仪器化检验工作长期有效运作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2018年,长岭纺电具有传统优势的纺织电子仪器设备同样销售火爆。“我们的CT4000条干均匀度测试分析仪2018年销量增长了20%,天虹、如意等业内知名企业都购买了我们的这款设备。”雷涛说。

据介绍,CT4000条干均匀度测试分析仪产品整合了国内外条干均匀度测试仪产品的技术优势,将电容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合起来,在实现对纱线的条干线密度不匀、直径变化、毛羽信息等指标测试的同时,特别利用光谱测量技术,实现了对纱线中杂质及灰尘含量的测试。

一直以来,长岭纺电在传统的纺织电子仪器设备领域始终坚持精品战略,条干仪、单纱强力仪、纱疵分级仪等产品已得到行业公认。目前,长岭纺电在该领域形成8大门类40多个品种的产品格局,公司也建有国内唯一的“纺织测量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纺织协会认定的 “纤维纱线检测仪器产品研发中心”。

随着用户对产品要求不断提高,长岭纺电在提升原有系列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创新研发新产品。公司最新推出的CT800CA化纤长丝条干仪采用全新机械加捻技术、全自动测量,加捻效率高,可实现全自动测量。 YG156N全自动纱线捻度仪采用高精度伺服电机进行纱线加解捻来测定纱线捻度的仪器,采用高精度伺服电机做加解捻电机,转动精度高,最高转速达3000转/分钟,为高速高效高可靠的测试及精确的数据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整机带来更小的噪声。

长岭纺电潜心研制开发的系列棉纤维测试仪器中,填补国内空白的XJ128A快速棉纤维性能测试仪采用双颜色头测量、LED光源、长强新梳夹等创新技术,将产品性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XJ129PRO全新设计的开松机构,将纤维开松分离得更充分,并且对纤维损伤小,测试结果更准确,与手工测试、进口机器测试结果相符性好。FM10棉纤维细度成熟度测试仪采用国际首创的二次压缩气流法,快速测量棉纤维的马克隆值、细度、成熟度指标,试样取样量大,代表性强,无需专门开松,与传统方法测试结果相符性好。WF1毛绒纤维大容量检测仪采用高精度工业相机和专业镜头将细小的毛绒纤维放大,精确的图像处理及分析算法,保证了快速准确测量毛绒纤维的细度和长度等指标。据雷涛介绍,目前国内重要的纤检局、纤检所、大型纺纱企业配备的棉纤维检测仪器主要都来自长岭纺电。

针对纺织企业机器换人、提升品质方面的需求,长岭纺电近两年还研发了自动验布机、自动理管机、并条机自调匀整装置等全新的产品。长岭纺电FS220自动验布机以计算机视觉和光电检测技术为基础,运用CCD检测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精准识别检测布面上的各类疵点,并对检出的疵点能够自动标记。雷涛介绍说:“我们研发的自动验布机目前处在用户使用阶段,研发的并条机自调匀整装置经湖北天门纺机有限公司试用后反映良好,后续发展也很不错。”


内建机制外拓市场


尽管2018年长岭纺电“成绩”喜人,但对2019年面临的市场形势,雷涛认为并不乐观:“2019年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此外随着一些政策调整,企业负担可能加重。”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长岭纺电一方面将深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雷涛介绍说:“我们今年准备推进员工持股,并在用人上推出新的政策,进一步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长岭纺电将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雷涛表示,经过市场调研,长岭纺电纺织电子仪器设备在越南、印尼、孟加拉国、缅甸等国都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公司将努力把握'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进一步挖掘海外市场,在巩固东南亚市场的基础上,加大中亚市场拓展力度,并通过建立跨境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多渠道拓展外贸业务。”雷涛说。

当然,“做精纺电”始终都是长岭纺电的立身之本。公司将继续坚持实施精品战略,进一步提高系列纺电仪器的质量。对于未来产品开发方向,雷涛表示:“助推行业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依旧是长岭纺电的责任与使命,为此,我们还将狠抓科技创新,加快对于自动理管机、细纱机单锭检测、自络电子清纱器的改进速度,争取通过跨领域合作,加快FS220验布机市场推广,为长岭纺电从传统产品走向智能制造竞争领域,增加更多的支撑和保障。”


随着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飞速发展,并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纺织产业目前进入了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关键时期。军民融合,智能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有一大优势。为此,在后续发展中公司实施了多项军民融合项目,并充分发挥军用信息安全技术、军工指挥控制网络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优势,研制打破国外垄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适合军民两用的智能喷气织机、纤维测试仪器、纺织企业管理服务网络等高端智能装备。据介绍,长岭纺电获得工信部“2017年新模式应用项目”支持的“智能织造全流程数字化车间项目”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实施中,该项目的建设将突破智能织造领域的多个技术瓶颈,项目完成后将为织造领域智能制造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