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本周要闻
专家评展: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
时间:2015-02-04 16:04:14      

    近年,我国的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装备技术发展较快,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设备趋向多功能、组合式、差别化,而且机电一体化水平逐步提高。但就整体实力和技术水平讲,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落后。第九届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展示的一些国外公司装备和国内企业的改进设备及新型设备,为产业提升奠定了装备基础。

    法国LAROCHE公司展出了多种应用的设备选择,包括废纤维回收再利用,纤维的开松、混合,气流铺网(针刺地毯等),3D非织造布结构,韧皮纤维加工,织物后整理,枕头和玩具填充物生产等。

    德国DILO公司生产高强度针刺机的最高针刺频率高达2200次/分钟,适合于承受高针刺负载;SC或SB型高速针刺机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的针梁及针板,最高针刺频率高达3500次/分钟。DILO公司新开发的HYPERPUNCH针刺机可以将几种梳理后的纤网刺在一起,或者将其与基布刺在一起,或是用来加工加固热轧过的轻重量毡布。该型号针刺机采用DI-LOOM HSC型针梁,以椭圆形的运动轨迹进行传动,最高针刺频率超过3000次/分钟,生产速度高达150米/分钟。除了可以获得高速外,该型号针刺机还可大大减少牵伸并改善毡布质量。其剥棉网和托棉板都开有狭长孔,以便针梁能够跟着纤网同步移动,这是针刺技术上的一次突破。

    为了满足新兴非织造布生产国家日益增长的需求,法国NSC公司开发了CA21梳理机,其设计产能为450kg/h,可应用于任何新的或现存的配有交叉铺网机生产线或不配有交叉铺网及的生产线。

    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展会上展示了几种新产品,包括BG系列梳理机、BG312系列交叉铺网机和BG421系列异位对刺机。BG系列梳理机幅宽有1.5、1.8、2、2.2、2.5m等几种规格,产能为320kg/h,最大出网速度为120米/分钟,出网克重为7~60克/平方米,采用双道夫、双凝聚装置,并可配备高速杂乱辊。梳理机的加工精度高,其锡林筒体表面径跳级直线度小于0.02mm。公司新开发异位对刺机的有效幅宽为1.2~6.5m,针刺频率1500次/分钟,独特的双曲轴驱动平衡油箱可以使每块针板运行更加平稳,采用针板气动夹紧,配备单独冷却润滑系统,先进的变频调速及大屏幕显示使运行参数一目了然。该系列的异位对刺机可作为针刺非织造布生产线主针刺机和修面针刺机,可广泛用于生产各种高密度、高拉力、高品质针刺产品。

    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熔喷法非织造布生产线是以合成高聚物为原料,经过熔融纺丝后直接成网的熔喷非织造布,被广泛应用于过滤材料、医用卫材、擦拭材料、保暖填充材料、电池隔板等领域。该生产线具有工艺先进、流程短、成本低等特点。公司开发的W1573型系列水刺机可根据克重选择不同的产品结构和辊筒缠结数量,是一种结构简洁、缠结效果理想、可靠稳定、更为经济的水刺机。该设备采用狭缝式水腔的设计结构、高效水压自密封式水刺头,提高了高压水针的稳定性,在较低的水压下能取得较好的缠结效果。

    在检测设备方面,德国马诺公司(MAHLO)的最新品质控制系统(QMS12)可以在线检测克重、涂层量、浸渍量、含水率、厚度等。德国伊斯拉(ISRA)公司的非织造布检测系统是一个使用高速运行扫描CCD相机的可升级系统,并且运用一个或多个通道来检测如结块、空洞、熔滴、昆虫、污物、条纹、亮斑、不匀等典型缺陷。根据布面大小,灯光照到布上,然后反射入高精度相机,主机对摄入图像进行分析,检测出疵点。嘉兴市和意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的“火眼”瑕疵在线检测系统能实时监测、显示和识别卷材上的所有表面缺陷,也是展会的热门产品。

    综观国际上非织造布设备企业发展的趋势,有以下几个特点可供企业参考。第一,可将多种非织造布成网技术与纺粘法相结合形成新的工艺技术和产品。如欧瑞康纽马格是非织造布行业第一家可以提供所有关键工艺技术的供应商,通过将Neumag(纽马格)的纺丝、J& M的熔喷、M& J的气流成网、FOR的梳理、Fehrer(菲勒)的气流梳理、Autefa(奥特发)的交叉铺网以及Kortec(考泰克)的包装系统等品牌的专有技术加以整合,形成了独特的非织造布成套工艺及创新技术。第二,可结合国际知名专业设备制造商的设备,组成先进性、可靠性、稳定性一流的纺粘生产线。第三,复合生产线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适用于多种熔融纺聚合物以及不同熔融指数和粘度的原料。

    本届展会展出的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新设备中,“中国制造”不少,但中低端产品较多,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成网设备上,前处理与后处理设备的发展严重滞后,“中国创造”则几乎没有。

    国内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设备制造商应借此契机,在消化吸收外来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重视技术中心的建设和试验型设备的开发,提高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